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区域协调发展“七巧板”我省将要怎么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在区域协调发展上,我省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长江城市带提升发展、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振兴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高品质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七大板块。
  区域协调发展的“七巧板”,我省将要怎么玩?3月31日下午,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共进加快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了下一步的“玩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我省将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携手打造现代汽车产业集群、世界一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长三角重要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平台,持续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省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我省将强化与武汉、长株潭、郑州、南昌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协同发展,构建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我省将支持合肥、铜陵、池州、安庆积极参与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合作机制,推动阜阳、亳州、宿州等积极参与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合作。同时,加快构建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市场枢纽,建设枢纽型市场化要素平台。
  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
  加快基础设施向合肥周边延伸,要素资源向周边流动,功能产业向周边疏解,公共服务向周边覆盖,更好带动周边市县同城化发展、共同发展。
  要编制完善《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探索都市圈市际毗邻区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全力推动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建设,探索开展合六(金安)市际园区合作。
  长江城市带提升发展
  我省将推动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创新发展,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合作共建各类创新平台,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镁铝合金深加工领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
  我省还将全力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出台《推动安徽长江城市带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行动方案》。
  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
  我省将深化皖北城市与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实体化运行省际结对合作帮扶共建园区,持续深化新一轮省内南北合作共建,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同时,引导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绿色食品等千亿级产业链建设。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加快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
  振兴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
  我省将积极配合国家制定出台新时代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支持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深化上海市与六安市对口合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动老区更好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高品质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为了顺应消费升级和现代旅游发展新趋势,将围绕生态型、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编制高水平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制作旅游目的地数字沙盘,谋划设立旅游目的地建设投资基金,建立旅游目的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库,推进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实习生黄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