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安徽疾控发布提醒: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节
  本报讯 日前,安徽疾控发布提醒,四月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但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仍然多发,部分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病数也开始逐渐增多。广大居民需注意预防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布鲁氏菌病。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感染后一般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和全身乏力等症状。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轻症患者可居家治疗,儿童、老人、孕妇、慢性病及免疫力低下等高危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内使用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的发生率。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染性强,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每年4-7月是我省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并伴有较轻的全身症状为特征。水痘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容易在幼儿园和学校等集体场所出现暴发疫情。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多数人接种水痘疫苗后不会感染水痘,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积极接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为主要传播方式,临床表现为发热(多在38℃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该病每年春夏季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疫源地生活、生产的居民,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如有蜱虫叮咬,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蜱虫,建议及时到附近医院处理。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倦怠、乏力、关节痛等,患病的羊、牛、猪等动物及其制品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牛羊等病畜或其排泄物、进食受污染的肉类/奶制品、或吸入受感染动物排泄物污染的空气尘埃而被感染。凡有牛羊接触史并出现疑似症状的,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接触史。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