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城读书的年轻人。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根据2022年安徽省居民阅读指数调查结果,安徽全民阅读综合实力强劲,个人阅读指数高于公共阅读服务指数。同时,今年全省将再建600个城市阅读空间,持续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探索建设安徽省“15分钟阅读圈”管理服务平台。
老人白发苍苍仍然读书不辍
4月23日,合肥市长江路上的安徽图书城内,不少市民前来购书或阅读。“准备挑几本与我专业有关的书。”孙同学告诉记者,她在合肥一高校读中文专业,希望多了解国学经典。记者注意到,图书城内既有稚童和学生,还有两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其中一位正认真地抄写着一首诗歌。
记者看到,图书城张贴了3月份的热销图书排行榜,供市民参考。其中文学类热销图书榜内,热播影视剧《狂飙》原著入榜,而《三体》依然受欢迎,位列榜单内。
在生活类和社科类热销榜上,《女性日常生活百事通》《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分别列第九和第十位。记者梳理发现,这与当当网日前发布的《2023国民阅读洞察》数据相似:在社科榜中,女性主义类书籍霸榜四席,在追求脑力和服务力时代,“她”力量快速崛起。
成年居民纸质阅读日均22.37分钟
记者注意到,在第十届书香安徽全民阅读(皖美乡村阅读推广)活动暨书香滁州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中,2022年安徽省居民阅读指数调查结果正式发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全民阅读综合实力强劲,个人阅读指数高于公共阅读服务指数。
结果显示,全省成年居民的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移动阅读和有声阅读成为主要形式。同时,全省居民的阅读方式日趋多元化,纸质图书阅读仍然是成年居民比较喜欢的阅读方式。成年居民平均每人每天花费在阅读纸质图书上的时间为22.37分钟。
此外,全省未成年人阅读能力稳定提升,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91.6%,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11本。从区域阅读情况来看,合肥市、铜陵市、淮北市、马鞍山市居民的综合阅读率为“优秀”等级。
今年再建600个城市阅读空间
书房就在家门口,遛个弯就能到。阅读市集“开”进公园,名家阅读分享会邀读者谈古论今。记者获悉,目前安徽省已建成600个城市阅读空间,实现全省县(市、区)全覆盖,全民阅读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22年度,全省城市阅读空间累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000多场次,参与群众约100万人次。
近年来,省城合肥也在不断完善文化阅读设施,已建有140个城市阅读空间、1194个农家书屋,年均开展近2万场各类读书活动。
据了解,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公益普惠、覆盖全省”原则,今年全省将再建600个城市阅读空间,持续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探索建设安徽省“15分钟阅读圈”管理服务平台,保障城市阅读空间高质高效规范运营。
此外,安徽新华书店今年重点实施名家领读行动,将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知名专家、作家做客“皖美阅读大讲堂”,走进新华书店、城市阅读空间、部分公共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新书首发、读书报告会、阅读分享会等文化活动。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实习生 管礼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