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漫长的季节 打个响指吧
  5月9日,由辛爽执导,范伟、秦昊、陈明昊领衔主演的12集生活悬疑剧《漫长的季节》在腾讯视频迎来非会员收官。该剧目前豆瓣评分稳定在9.4,成为近年来评分最高的国产剧。记者日前专访了该剧导演、演员,了解这部神作如何与观众打个响指。
  【导演谈】
  辛爽:时间是这部剧真正的主角
  记者日前专访了导演辛爽,揭秘《漫长的季节》的创作过程。他表示,拍一部作品更希望和观众达成情感而非情绪层面的共鸣。在他的讲述之中,“时间”是提及频率很高的词汇,仿佛时间是这部剧真正的主角。“我们想用时间的方法去讲时间,讲时间是怎么从一群人身上穿过,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怎样的痕迹,最后时间又是怎样抹平了这些痕迹。”
  故事 刺激的案件元素并不能刺激创作激情
  辛爽最开始看到的剧本名叫《凛冬之刃》,原剧本比较着重描写的悬疑命案,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障碍,刺激的案件元素并不能刺激他的创作激情。“就像拍《隐秘的角落》的时候一样,我每拍一部作品都希望能跟观众达成精神层面、情感层面的共鸣,而不是情绪层面的共鸣。我拍一部作品不是为了让人觉得恐惧、害怕,而是希望我的表达变成情感层面的一个主题。”
  从《凛冬之刃》到《漫长的季节》,首先要调整的是剧本生活质感部分跟案件部分的平衡,而后又花了很长时间来确定故事讲述的主视角——从老人的视角来讲一个关于人生、命运的故事。然后再去丰富这个视角,让它不再是一个老人的视角,而是变成了一群人的视角。这样才形成现在《漫长的季节》很有魅力的地方——“我们用时间的方法去讲时间,讲时间是怎么从一群人身上穿过,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怎样的痕迹,最后时间又是怎样抹平了这些痕迹。”
  辛爽表示,龚彪身上有很多主题的“题眼”,很多关于命运的内容都由这个人物展现出来。他也是整部剧里看起来最像我们自己的角色。“每个人要不就认识一两个龚彪,要不自己就是龚彪。我们谁不是一身的破绽呢,谁又是绝对没有道德瑕疵的完人?”龚彪就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他知道生活给了他什么,但他愿意笑着去面对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倔强着想要过好一生。
   借力 班宇的诗给了故事最浪漫的结尾
  “打个响指吧,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剧中,王阳写的这首诗反复出现,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多呈现几句。回过头去看,它就像《漫长的季节》的“题眼”,对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走向给出了谶言似的描述。剧集结尾,这首诗的尾句也由终于放下往事的王响念出,并道出了诗的名字《漫长的》。
  《漫长的》真正的作者是“东北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作家班宇,他也是剧集《漫长的季节》的文学策划。辛爽跟班宇以前就熟识,他觉得整件事也像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漫长的》这首诗和《漫长的季节》剧情匹配得很完美,它也给了这个故事最浪漫的结尾——时间凝结成了琥珀。不仅如此,这首诗在剧中还承载叙事的功能,它把横亘在王响和王阳父子两代人之间看不见的差距具象化了。王响那句合辙押韵的“打个响指吧,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一出来,观众马上就明白了父子俩的矛盾到底是什么。
   【演员说】
  范伟:年龄越大越想演王响般复杂的人
  范伟饰演的王响是该剧的核心人物。剧中,王响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意气风发的中年到平和仍执拗的老年,几乎完全变了一个人,而他的背后是一代人漫长的东北往事。范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从中年王响身上看到了爸爸和哥哥的影子。老年王响比中年王响更难演,因为他的人物层次更复杂,外表看似平淡,内心从不平静。“演员呐,年龄越大越想演点复杂的人。”
  记者:中年王响,老年王响,哪个王响的表演难度更大?
  范伟:我觉得后来的老年王响难度更大。前边的中年王响,我能看得见摸得着。就像之前我说的,前边的王响特像我爸和我哥,我能找得着,小时候满胡同都是那样的男人。但老年王响他确实更加复杂、更加有心思了。需要他表面上温和一些,不能像过去那么快人快语了,比较外露的性格也要收一收了。演员其实挺怕演这种貌似平淡的戏的,你得压着自己演,但他外表看着平淡内心不能平静,我觉得这是挺难演的。
  记者:注意到你和秦昊都是沈阳人,剧中用东北方言说台词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吗?
  范伟:对。我俩都是沈阳人,纯粹的老乡,说的方言都一样。但是我俩又都已经离开沈阳很长时间了,拍摄过程中有时顺嘴说的是普通话,而不是沈阳话。比如“撞车”沈阳人就不说zhuang,而是说chuang;“摔了个跟头”,沈阳人说zhuai了个跟头。有时他一说撞了,我就提醒:“是chuang了”。就这样互相提醒,挺有意思的,自然而然就有了语言氛围。
  记者:去年你六十岁,在这一年拍了两部网剧,口碑都很好。六十岁以后对工作有怎样的新规划?
  范伟:如果能控制得了的话,我想稍微放慢工作的节奏。要是身体还行的话,就尽量保持工作吧。像我们这种人最大的快乐还是工作,工作就是最好的防老办法。演员到一定年龄之后吧,对作品的品质挺较真儿的,当看到像辛爽这样的导演拍出来的作品非常好,我也愿意尝试。
  秦昊:外形对演员来说是最不重要的
  秦昊饰演的出租车司机龚彪一出场就凭借满脸坑洼、大腹便便的东北老爷们造型震撼了观众。剧集播出到尾声阶段,龚彪完整的人物故事线呈现出来之后,他又成为全剧最为催泪的角色。演龚彪他不仅增肥20斤,还需要每天花6小时做特效化妆,以至于拍完《漫长的季节》后的一段时间有很多影迷说他胖了特别多,但他自己并不在意。
  记者:龚彪一出场就让观众惊讶。你对所饰角色的美与丑是怎么看的?
  秦昊:可能年轻的时候会觉得想要演得漂漂亮亮或者怎样,但作为演员慢慢地成长,就知道了外形对演员来说是最不重要的。因为美丑、胖瘦可以作为找对象的标准,但不能用来评定一个演员。
  记者:《漫长的季节》之后,后续还是更想演生活剧吗?
  秦昊:通过这部戏我也在学习、探索和成长。我现在不再以悬疑、生活这样的类型来区分剧,还是以人物来区分。看这个人物是不是鲜活的,是不是接地气的,是一看就瞎编想象出来的,还是一看就真实的?我的规划是,明知道有些戏在当下是不讨巧的,但那是演员必须要做的功课,就应该去演。
  记者:你说的演员要做的功课是指之前没有尝试过的角色吗?
  秦昊:对。你要演到自己认为应该达到的高度。或者已经尝试过的角色类型,又有了新的发展、新的方向,那就再去重新冒险。可能我性格就是这样的,不愿意重复,拍续集这种事情我就不太想干。这可能源于我对演员这份职业的认知吧。我觉得演员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塑造人物。
   蒋奇明:没有台词的傅卫军更难表演
  傅卫军在《漫长的季节》中没有一句台词,却用肢体语言和表情传递了丰富的内心情感,成了剧中表演的亮点。他的扮演者蒋奇明中戏毕业后一直从事音乐剧、话剧舞台表演,近两年才开始出演影视剧。网友夸他演的角色“又帅又苏”,他显得不太理解,也有点不好意思。他想做一个有自己的思考和表演方式的演员,希望有一天被更多的人认识是因为自己的表演。
  记者:傅卫军是沈墨的弟弟,还是个聋人,剧中你的手语打得非常流利,做了哪些准备?
  蒋奇明:因为我跟李庚希年龄差挺多,但人设是她的弟弟,所以我尽量让自己稍微“干”一点,皮肤干了就会紧,“脱水”之后整个人会变得更精神一些。手语是跟组里的手语老师学的。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其实手语是有节奏的,没有掌握好这个节奏就打不顺,而且表情和手语也是脱节的。
  记者:没有台词的角色会不会更有挑战?
  蒋奇明:刚开始大家都开玩笑说:“你这个角色太好了,不用记词说词。”我有一瞬间也觉得,是啊,我不用背词。但实际上很多好的表演恰好是在不说话的那个阶段——当表演完一段内容,观众的视线或者镜头还留在演员身上的时候。当没有台词的时候,怎么把要呈现的东西连贯地表演出来,我觉得是比较难的。
  记者:从默默无闻到突然间被大家认识,对这种状态你内心有没有过预期和准备?
  蒋奇明:没有想过这种事儿,真的。我不知道……我还是说这个吧——我看到很多好的演员,他们都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表演的方式,我觉得我得做这样的演员。当有一天别人认识我更多了,我希望是因为我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