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孤傲的少年
  □阜阳 聂学剑
  九年级晚自习放学,已是九点半。涌出校门,孩子们人困马乏。几乎每天都有科目考试测验,成绩也会及时显示在家长群里。当天的数学考试成绩,中考模拟试卷最后一大题,皮皮居然丢失了9分。如果论起排名的话,这9分可以把他甩出几百名开外。
  出门接他放学时,已得知消息的皮皮妈就叮嘱我,不要跟他讨论这个敏感话题。临睡前,要让孩子保持一个好心情。皮皮从学校大门口的汹涌人流中猛然窜出,仍是风一般地冲过来。他若无其事地跨上电动车后座,快乐地转身和同学们一一道别。
  我还是沉不住气,跟皮皮说,你的数学最后一题没有得分嘛。他静静地说,是的,那道题我没有弄懂。我心里“咯噔”一下,距离中考倒计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大家眼里的优等生居然看不懂一道数学试题。“是不懂吗?”面对我的诘问,后座上的皮皮有些不耐烦:“会懂的。我再用心想想。”皮皮的语气显得不屑和不满。
  明明出现了问题,这个少年仍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我不再说话,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飞驰,暮春的晚上,天气还是有点凉,有点冷。
  想起自己像他这个年纪,也是这般辛苦,这般狂妄。那个时候,中考比现在似乎更艰辛。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乡下的孩子瞄准这个独木桥,通向成为公家人的彼岸。只要考进中专,就享受国家包分配工作的待遇,宛若中了举人一般。
  镇上的中学,夜夜灯火通明,每一个亮光的窗口都掩映着挑灯夜战的学子。大家表面一团和气,也在课间追逐嬉闹,其实人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团火。我在每一本书的封面和封底,都情不自禁地标注着两个字:孤傲。管它是褒义还是贬义,反正当时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就是这个状态,孤独而高傲。一个人在暗地里用功,踽踽独行,宛若道士一般,在习练某种升天魔法。
  前途未卜,仿佛一片光明,也似乎还有一片晦暗。它们一分为二,就看自己是不是足够努力。而一脚踏进光明,需要的就是一份与世界几乎脱节的超常努力。所以孤独,所以高傲。
  少年的心思,或许就是这样。
  侄子当时在这个年纪,被我接到城里借读。住在我新买的套房里,他表面温驯,内心也一定奔腾着万马千军。无意间,看见他日记本的封面,上面写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少年独特的字体,显得有些稚嫩,更多的还是孤傲和张狂。他在一篇作文中还写过,当时过着寄人篱下之类的句子。是的,他的内心一定波涛汹涌。
  儿子这个年纪,最渴望的是阳光。这是时代要贴给他的标签。要传递最正向的力量。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个海阔天空的年纪,应该允许他们胡思乱想。因为世界在他们面前,还是一片未知的蓝海。究竟向何处进发,一切都存在太多的变数。
  少年真好。
  孤傲真好。
  一张白纸,可以作最新最美的画。如果他是艺术家,当然要允许他孤傲一把。而这个年纪的孩子,人人都是艺术家啊,因为他们要在自己人生的白纸上,跃跃欲试地作画了。
  喜欢听一首歌《就让世界多一颗心》,歌里总是高亢地唱道:寂寞的鸵鸟总是一个人奔跑,孤独的飞鹰总是越飞越高——
  那曲调我常常把它理解为:奔跑的少年,孤傲的少年——
  允许孩子孤傲,包容孩子孤傲。让他孤傲着,独自去揣摩所有的人生盲区和每一处bug。包括那道莫名其妙就解不出来的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