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潘初开
每次陪爱人回娘家,我总爱吃她老家那碗美味的浇头面。
岳母知我爱吃本地的浇头面。朝阳初升,她就将还在睡梦中的爱人赶下了床,让陪着去吃面。
“妈,我还没睡醒呢。”爱人嗔怪道。
“小潘很少来咱家,你还不陪他上街去吃碗面啊!”岳母说。
既然岳母下了“命令”,爱人也只得服从。赶紧穿衣、洗漱,陪我上街,去享受那清晨的第一顿美味。
所谓浇头面,简单来说就是浇上菜的汤面。
浇头面制作方法较为讲究。面条放入特制容器烹煮,浇头需单独炒制。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这浇头。食客可选的浇头种类繁多,实惠些可选酱黄豆、炒干笋、荷包蛋等;若要吃得贵些,则是笋干肉丝、牛排、红烧羊肉等。
短短几分钟工夫,面条出锅,加上提前炒制的各类浇头,最后加上一勺秘制汤料,一碗回味无穷的浇头面也就齐活了。
浇头面可说是南方特色传统面点。生活在这诗情画意的江南小镇的人,每天最开胃的早餐莫过于一碗热气腾腾的浇头面。
浇头面种类繁多,但本地人独爱笋干肉丝浇头面。春日里,从竹园挖来又粗又壮的嫩笋儿,剥去厚实的外壳,笋肉洗净晒干。晒干的笋,只要储存得当,可一直食用到来年开春。
笋干食用也较为简单。先放置水中软化浸泡上半天功夫,然后洗净切丝,搭配上本地新鲜土猪肉,稍加炒制,一份美味至极的笋干肉丝浇头就此成形,那一口鲜绝对叫人馋得直流口水。
本地浇头面中,最让人眼花缭乱的还有那多达几十种的配菜。花生米、黄豆、腌辣椒……品种不可谓不丰富。各类配菜分别由各具特色图案的油碟盛着,显得既清爽又雅致。顾客根据需要,自行取用即可。
面条大多现场手工擀制,虽等待时间稍长,但断不会让食客失望。面条劲道十足,咀嚼间,面条本身的香味配上笋干的鲜,一种满足感瞬间就在食客的味蕾中炸开了花,那确是一种实打实的享受。
与爱人初次相识在那草长莺飞的季节,彼时她正在邻县的医院进修学习。
初见时,她穿着一件粉色的小开衫,扎着小马尾,脸上两团红晕,红扑扑的煞是好看。
“你早上吃了没?”这一问就如我们已是见面许久的老友。
“还没呢。”经她一说这才想起,清晨为赶上头一班班车,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这一问肚子也不自觉地叫了起来。
“我下碗面给你吃吧?”她说。
“好啊,谢谢。”咕咕叫的肚皮让我也不得不“厚脸皮”。
她熟练地打开煤气炉,上锅烧水。另起锅烧油,拿起些新鲜时蔬,洗净、切断、烹饪。不一会儿,香味就散开了。我那不争气的肚子似乎叫得更欢了。以早已熬制好的骨头汤做汤底,捞出面条放入其中,再以炒制好的时蔬做浇头,撒上些葱花,一会儿工夫,一碗美味的浇头面就呈现在我面前。
我不客气地大快朵颐起来,看到我那狼吞虎咽的模样,她轻声笑了起来。在浇头面升腾的热气间,我瞥向对面,似乎她那脸上的红晕更红了,就如那三月的桃花四散开来,开进了我那年轻而又懵懂的心间……
“老公,我快饿死了,赶紧给我做点吃的吧。”写文之际,爱人加班回来了。“好嘞,我马上来给你做碗浇头面。”我想是时候展示下我的厨艺,来慰劳下这位与我历经风雨,陪我走过八载的亲密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