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张艺谋监制、陆川执导的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上映。4月底时,该片就曾作为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进行了全球首映。有观众写下评论表示,“奥运冠军表面上光鲜亮丽,但他们也是普通人,背后的付出是不被人知晓的。奥运精神令人备受鼓舞,给我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不少看完预告片的网友表示,想起了当时跟朋友一起追冬奥比赛直播的时光,为比赛揪心,为成绩而喝彩,这部电影真的是北京冬奥会留下的礼物,太好了。
镜头对准场内、场外的“冬奥人”
自1912年起,国际奥委会要求每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制作一部记录奥运会的电影,这是一部向世界传达举办地时代风貌、文化特征、人文理念的影像创作,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北京冬奥会既有运动员的精彩夺冠时刻,也有这场赛事背后众多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电影《北京2022》用故事片结合纪录片的方式,以“北京-铸造赛场”和“运动员-回归赛场”为主线,用三个篇章,交织出细腻而激昂的冬奥故事,重现北京滚烫的冬奥历程。
影片将那些大众熟知的奥运风云人物,如武大靖、苏翊鸣、任子威、闫文港、羽生结弦等还原为普通人,同时也把镜头对准了众多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如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等,展示赛场内外“冬奥人”鲜为人知的心境,进一步诠释了战胜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是各行各业的巨大努力,才成就了一届完美的冬奥盛会。
也曾困惑和彷徨,但苏翊鸣们从未放弃
滚烫的冰雪热情下,闪耀的冬奥光环后,是一个个用梦想书写的“勇”字。
接受记者采访时导演陆川透露,这部电影里的每一秒、每一帧素材都是真实的,“苏翊鸣等运动员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偷偷拍到他们,他们百分百专注于眼前的事物,没有一秒钟的表演。所以这是记录电影最可贵的地方,因为它不是表演,是真的生活,也是生命、人性。”
为大家所熟知的运动员苏翊鸣、武大靖、任子威、闫文港、羽生结弦等,在片中罕见又真诚地透露出大赛前的紧张心境,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他们也有过困惑和彷徨,但因为热爱而从未放弃。
小将苏翊鸣比赛期间多次与偶像们同场竞技,苏翊鸣说:“我并不是太有信心,去和我小时候的偶像站在同一个赛场比赛。”
男子单板滑雪项目上,作为极少数能掌握Quad-Cork斜空翻四周技巧的运动员之一,美国运动员克里斯·康宁说:“这可能是断送你职业生涯的伤害。”
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说:“累啊,能不累吗?乌龟带个壳还累呢。”
花样滑冰传奇人物羽生结弦在挑战失败后的媒体见面会上说:“现在失去了冠军头衔,请坦诚告诉我们现在的心情。”“如果大家也能因为我而做出点挑战自我的行动,以此为契机的话,我会引以为荣。”
钢架雪车选手闫文港说:“我有时候不想热爱,也不想坚持。但是热爱和坚持的确能给人带来好多好多,人生的光亮,无穷无尽的。”
当卸下了赛场上的成就与光环,他们也只是一个个有畏惧、会喊累的“普通人”。
“去年追冬奥会的记忆和时光都回来了”
无论是此前北京电影节的展映,还是不断曝光的电影物料,都引发了众多网友共鸣。他们表示,关于2022年追冬奥会的那些记忆和时光都回来了。
苏翊鸣在看完影片后也感动道:“这部电影让我几度落泪,虽然电影里有我的故事,但其实我的记忆也变得模糊了。我觉得2022年和我的17岁是永远无法复制的,通过这部电影,不管在何时何地,我想要回忆的时候都可以看看。”
有观众认为,《北京2022》是一部兼具故事性与艺术性的影片,“导演用国际化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属于中国的故事。反映的绝不只是一场盛会,而是参与其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各自对奥林匹克故事脚本的理解,更是诠释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海纳百川。”
这部电影还让观众看到了赛场奥运英雄之外的平凡英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到底为什么北京冬奥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更有观众被打动到几度落泪,影片把他瞬间拉回到那个又寒冷又热血的冬季,“这部电影让我们知道,冬奥的这些故事和精神永远都不会成为回忆,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指引着我们一起走向未来。‘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始终熠熠生辉,照亮你我的前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