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岭隧道内施工。
本报讯 5月28日,在历经36个月的连续奋战后,新建池州至黄山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池黄高铁)最后一座隧道——棠棣岭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池黄高铁全线34座隧道全部贯通。
据介绍,棠棣岭隧道跨越黄山市黄山区和黟县,进口位于黄山区焦村镇,向南穿越黄山山脉、九龙峰自然保护区,自黟县泗溪村而出,全长9.04公里,为单洞双线隧道。棠棣岭隧道沿线山体地势起伏较大,最大埋深约780米,隧道穿越1处断层带、4处岩脉侵入、处岩性接触带,地质岩性复杂多变,局部节理密集发育,地下水较发育,多处高地温、高地应力段落,具有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是池黄高铁控制性工程和重难点工程之一。
建设施工单位调配专业施工人员和机械,采用智能视频监控、围岩监控量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洞内声光报警、消防预警等信息化系统,有效克服了岩爆、节理密集、浅埋、断层、富水等施工难题,确保了该隧道按期顺利贯通。
池黄高铁是武汉至杭州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池州站,至黟县东站与在建昌景黄高铁共站并线至黄山北站,新建正线长约1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隧道34座,隧道占比60.8%。全线设池州、九华山、黄山西、黟县东、黄山北等5座车站。
池黄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通讯员许文峰朱杰黄胜扬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