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乘风上青云 龙湖扛鼎巨制敬献省府板块

 环巢湖实拍图


巢湖实拍图


安徽省美术馆实拍图


 渡江战役纪念馆实拍图


 安徽创新馆实拍图


 紫云山实拍图


 青云阙效果图
 
  合肥之美,美在巢湖。
  “无边山色排青影,一派涛声卷白头。”巢湖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是合肥“最好的名片”。
  巢湖周边,不仅有优美的山水生态、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一座座悄然崛起的城市“美学地标”。
  传统与现代交融,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安徽省美术馆;犹如“巨型战舰”一般破浪而行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将徽派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巧妙结合的中国首座创新馆;“贵隐省府·匠心著造”的龙湖高端住宅——全球第八座“青云阙”……都在合肥滨湖新区尤其是省政府周边绽放着美学的光芒,书写着合肥城市之美的最新篇章。
  5月28日下午,一场“美学沙龙”在合肥罍街举行,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姜长征、安徽省网络作协副主席闫红、知名青年艺术家不流等三位“文艺大咖”做客由龙湖滨湖·青云阙&新安晚报联合主办的《青云人物谈·首期圆桌派》,畅叙城市美学。
  从2006年启动建设,滨湖新区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高起点、高标准要求,不仅让合肥拉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框架,也塑造了这座千年古城的新美学。
  比邻而立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建成开放。其中,渡江战役纪念馆巨大的馆身像两艘雄伟战舰并排行驶在水面,以49°角向前倾斜,直指南方的巢湖。而空中俯瞰呈五角星状的“胜利之塔”,仿佛巨型战舰的桅杆。
  2016年,位于渡江战役纪念馆北侧的安徽省政府新大楼正式启用,庄重典雅的大楼成为滨湖的核心和“安徽的封面”。
  2019年,在渡江战役纪念馆的东侧,安徽创新馆建成开放。整个建筑外观呈圆形,三座建筑单体内侧边缘依“锯齿”状设计,俯瞰犹如完整圆形分解成的三个扇形,各单体之间通过门楼、凉亭、牌坊等徽派建筑元素有机串联,让这座高科技展馆彰显徽派建筑特有的文化韵味。
  2022年,作为安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专业公共美术馆(大皖新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076943345379233&wfr=spider&for=pc),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放,同样面朝八百里巢湖,与安徽名人馆等为邻,融汇山水精神和画卷意境,重构徽州建筑的空间形态,成为安徽文化新坐标。
  同样在滨湖“省府区域”,更多的“美学地标”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香港路与环湖北路交口的安徽省科技馆,外观是由内及外的空间螺旋曲线,用建筑风格展现宇宙运动的基本形态,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投用(市场星报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3-14/doc-imy⁃
  kuyaf5190265.shtml)。
  环湖北路与云谷路交口的安徽百戏城,白色的立面和“四坡式”收顶屋面,让她像一颗静落在巢湖岸边的原石,计划于2024年投用(江淮晨报:https://www.hf365.com/2023/0426/1476251.shtml)。
  而安徽省文化馆新馆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也已经开始招标……
  “七馆一城”八大文化地标,犹如璀璨明珠,点缀在滨湖“省府区域”,赋予了这片区域更厚重的文化内蕴,也引领城市美学的全新趋势。而与省府大楼仅一路之隔的龙湖滨湖·青云阙,则在体现建筑设计之美的同时,淋漓尽致地展示着城市生活美学。
  “更加重视居住空间设计”“越来越重视消费体验”“满足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在《青云人物谈·首期圆桌派》中,三位专家对城市生活美学各抒己见。而在以全球极致取材和大师匠艺,定制“登阙”“观澜”“开闼”“步青云”的“贵隐省府一步青云”龙湖·青云阙,这样的美学元素随处可见。
  汲取“汉代阙楼”曲线挑檐元素,龙湖·青云阙的“阙式建筑”将辉映省府庄严之美。而公建化立面,则将展映全球镜幕美学,线条硬朗挺阔,切角干净利落。
  另外,整个社区底层全架空层设计,规划休闲、会客、儿童、健身四大主题休闲邻里空间,并定制青云会晤主场。仅为213席圈层打造“青岚CLUB”,汇集多项专属权益,跨界多行业一线高奢资源,从艺术、社交、体验、品鉴、高定等维度,定制“青云人生”。
  青云之端,省府板块胜地。
  作为龙湖高端产品,龙湖·青云阙于政府板块匠心锻造城市美学典范,将打造独一无二的“贵隐省府·平步青云”高定私享社区,为“青云之士”带来更加文雅、隐逸与自由的生活方式,也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加鲜亮的美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