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灵璧县把肉牛产业发展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着力优化布局、稳量提质,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推动,肉牛养殖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
加大政策扶持。灵璧县编制《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灵璧县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暂行)》,财政每年统筹安排肉牛产业发展奖补资金1000万元,从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圈舍、肉牛引进、母牛养殖等方面给予扶持。截至目前,投入产业振兴资金3870万元,实施肉牛养殖基地项目10个,落实奖补资金781.95万元。
发展循环经济。灵璧县立足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打造“秸秆综合利用+肉牛养殖+食用菌种植”为主的产业振兴绿色循环农业,形成秸秆转化饲料、粪便培育食用菌、食用菌废料还田循环发展模式。2022年全县农作物秸秆量达208.52万吨,秸秆饲料转化率为25.3%,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52.7万吨,可为13万头肉牛提供秸秆饲料(含外销)。
凸显集聚优势。灵璧县推动规模育肥场与母牛养殖场(户)建立订单合作生产方式,农户养殖母牛、规模企业育肥,建立稳定牛源供给渠道。截至2023年5月底,灵璧县肉牛养殖场(户)1610家,其中年出栏能力500头以上16家,肉牛存栏4.41万头;同时不断强化品牌培育,“灵璧黄牛肉”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张涛 通讯员 岳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