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省检察院负责人介绍了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作用、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质效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政策,坚持依法惩戒,注重教育转化,力促迷途知返,力阻重新犯罪。对于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坚持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对于主观恶性大、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罪犯,依法惩治,既让涉罪未成年人感受到法治威严,也警示教育社会。2022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619人。同时依法应用尽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加强附条件不起诉全程监督考察,提升帮教实效,助力“浪子回头”。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适用附条件不起诉1392人,附条件不起诉率为32.6%。
针对涉未成年人案件,我省检察机关还注意强化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活动监督和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以维护涉未成年人案件司法公正。2022年以来,共对公安机关涉未成年人案件监督立案171件,监督撤案273件;对法院涉未成年人刑事判决抗诉38件,书面提出纠正审判活动违法96件次。
在回答记者有关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司法保护提问时,省检察院负责人介绍说,在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检察机关同步审查涉案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及公共利益等是否遭受损害,实现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相互支撑、一体协同、贯通融合,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今年1至4月,全省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发现涉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43件,立案114件,提出检察建议108件,行政机关已经全面整改、依法履责20件,同时提起未成年人民事公益诉讼3件。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不仅是重要的司法问题,更是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此,我省检察机关还注意在诉源治理上体现综合司法保护,通过能动履职、依法监督,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融通发力,携手教育、民政、共青团、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得更实。针对宾馆、酒店等场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高发问题,督促公安等部门开展住宿经营场所整治。针对“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兴行业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现象,督促文旅、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新业态规范发展。
发布会上,省检察院还发布了安庆市某区检察院办理的肖某某等人聚众斗殴、盗窃案,合肥市检察院打造合肥“苞正”司法社会服务中心推动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两起典型案事例。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