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2日,笔者从省检察院召开的“生态检察助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中,不断深化“府检联动”机制,有效促进了各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依法及时惩治,也大大提升了生态检察工作品质,为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大战略实施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府检联动”是2021年2月省政府与省检察院建立的一套旨在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工作运行机制。为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污染环境案件移送、受理、监督等程序,省检察院在“府检联动”机制框架下,牵头与省生态环境厅、公安厅会签了《关于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意见》,明确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8大制度机制,有力提升了办案质效。全椒县检察院在公安机关对尚某某等人污染环境案予以立案后,根据上述机制,提前介入侦查,并会同公安侦查人员、环保执法人员实地查看危废处置现场,围绕案件侦破难点问题,研究侦查重点和方向,建议公安机关调取货运平台数据等信息,为后续追索上游产废企业违法犯罪行为、主张280多万元的生态修复费用提供了依据。
省检察院还通过“府检联动”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动省委省政府将“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办理情况”,纳入设区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指标。此外,通过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下发《安徽省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运行规则》,有效促进了破坏环境资源案件中受损害的生态环境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复。目前,省检察院与省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河长办、林长办等均建立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全省16个市级检察院也实现了“河(湖、林)长+检察长”机制全覆盖。
据介绍,在“府检联动”框架下,各项协作机制积极运行,促进了生态检察工作效能和办案质效的提升。2020年至今,全省检察机关共建议行政机关移送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727件882人,批准逮捕723件1262人,起诉3521件6919人。摸排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侵害公共利益问题线索4034条,立案3300件,向法院提起诉讼1525件,向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企业和个人索赔损害赔偿金6.87亿余元。吴贻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