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4版
发布日期:
合肥市育新小学
五育并举 百年学校育新人











  有着118年悠久办学历史的合肥市育新小学,以课程走进心灵、文化滋养心灵、活动健康身心、环境蕴育心灵等为载体和手段,深度践行“心灵教育”特色办学理念,在“双减”这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正走出一条“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育人新路径,努力培养心灵美丽、精神丰富、素质全面、健康阳光的育新好少年 。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实施党建引领,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育新小学校长姚庆说,学校不断优化德育途径,将入学礼、十岁成长礼、毕业典礼等打造为特色仪式课程,培养和激发学生爱国爱校、惜时奋进;结合国庆节、建队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促进队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持续开展每年一届校歌、队歌歌咏比赛及多种竞赛,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培育学生爱国爱队爱校的情怀,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开学第一课’,走好人生每一步!”学校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李赟介绍说,每年开学季,学校各班队分别从习惯养成、爱国、爱党、爱家乡、爱劳动等方面开展“开学第一课”教育。每年中秋端午, 学校还举办“乐享传统文化 共度传统佳节”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而在“喜迎二十大,争做育新好队员,我与祖国共成长”系列活动中,开展少先队活动课展示、大队委竞选、“育新好少年”评选 、“争当光荣升旗手”、颁发“红领巾奖章”等,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正确价值观引导,极大提升了少先队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学校以“心灵教育”办学特色为主线,重视和关爱师生心理健康,以“生命教育”为主题,逐步发展完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构特色心理课程,开好心理健康课,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还以“家校社共育基地”为平台,将心理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从学校带到社区,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家教方法指导的亲子沙龙、亲子讲座等,更好地融洽了亲子关系,也为家校社一体化共育的实施途径赋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学名片】
  学校少先大队荣获2020年度合肥市“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2021年荣获安徽省“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还获得合肥市心理健康特色校、安徽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智育为本 打造品质课程体系
  在推进双减过程中,学校和老师把落实课程标准作为衡量课堂质量的依据,力求精准发力,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地。在提升作业质量与教学教研质量上用心做好加法,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在育新小学的各学科课堂上,孩子们都是课堂的小主人——数学课上,数学小游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音乐课上,老师带领着学生自编动作,载歌载舞;科学课上,学生们亲自动手实验,感受科技的奥秘。
  在“读经典故事,做强国少年”的校园读书节上,学生们诵读经典,用“育新好声音”传承中华文脉,树立文化自信,厚植人文底蕴。而校园文化艺术节、“数学小商店,玩转元角分”爱心义卖、“妙笔生花、声临其境”英文书写配音比赛以及“缤纷秀厨艺水果拼盘”等一系列课外活动,则让学生们在创造快乐的同时,也展示了阳光自信、智慧优雅的精神风貌。
  学校还坚持素养导向,持续探索无纸化期末“快乐考查”课程评价方式。一二年级全学科开展情境游戏快乐闯关,家长参与组织,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科学地引导家长从“关注学科成绩”向“重视全面发展”转变,从“单一的学业评价”向“学科多元评价”转变,从而降低焦虑,调整育儿观念和方法。
   【教学名片】
  学校不断提升作业设计水平,设计的《学生自主管理记录册暨家校共育联系册》2.0升级版,成为“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学生全面成长的鲜活记录,并被市教育局推荐上报教育部“双减”优秀案例。
  2023年11位教师荣获庐阳区第四届“教坛新星”称号,其中曹敏、李尔敏两位老师荣获省级“教坛新星”称号。

  体育强身 锻炼体魄健康成长
  在宽敞的操场上,学生们快乐运动、挥洒汗水已成为育新小学校园内一道风景线。
  “要让每个孩子学有所长,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信阳光地站在学校的正中央。”校长姚庆介绍说,学校先后分年级开设普及性项目,如一年级游泳课、三年级啦啦操、四年级篮球、五年级武术等校本课程。每年还开展主题性体育活动: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达标运动会、冬季趣味运动会以及小星星特色体操全员运动会。
  围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2021年起学校开发了“小星星”体操特色课程,一至六年级全学段实施,全员学习。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统一“单一技能+组合练习+比赛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收效显著。“我们创办的快乐体操,充满趣味性,适合每一个孩子,课堂中学习技能,大课间、社团课巩固练习,全员运动会上比赛和展示。既锻炼了学生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在力与美的融合中,激发了学生们的勇气和竞争意识,又磨练了他们的品格和意志。”体育教师徐娜娜说。
   【教学名片】
  学校各体育项目在全国赛、省市区赛场均取得骄人成绩:啦啦操队获得全国爵士啦啦操一等奖,武术操获得全国武术操集体项目一等奖,并连续六年夺得市武术操比赛一等奖。篮球、棋类、魔方、棒垒球、乒乓球等每年都参加合肥市阳光体育运动比赛,均名列前茅。
  吴雨淇同学在2022年安徽省游泳锦标赛200米蝶泳、200米自由泳等多个项目中荣获第一名,并获评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美育浸润 彰显个性展现才华
  音乐响起,随着老师的手臂挥动,孩子们像一只只“百灵鸟”,一展歌喉,放声歌唱。每年国庆节,学校举办“童心向党,唱响国歌”主题歌咏比赛。舞台上,一张张洋溢着自信、幸福的脸庞,唱出了心中对祖国的真挚热爱。
  全体育新人都知道,美育是培育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育新小学“五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开设了书画、古筝、灯谜、剪纸、合唱、黄梅戏、儿童剧表演、舞蹈、民乐等十多项艺术类社团课程和个性化课程。保证人人有平台,个个有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学校每年还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艺术展演和作品展示,举办“育新特色原创楹联征集评选”、元宵节中秋节灯谜竞猜、校园灯谜精英赛系列活动、“育新之歌”合唱节、“非遗进校园”等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开发探索校园美育新途径——童画创美校园,先后开展学生彩绘窨井盖,手绘校园书吧背景墙等艺术创作活动。学生在“校园无处不美育”的熏陶浸润中,学习参与的热情、体验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升,对学校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油然而生。
  【教学名片】
  灯谜社团在第三届“广厦杯”全国中小学灯谜大会获得团体二等奖银虎奖,在庐阳区灯谜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并代表庐阳区参加了第三届“庐州灯谜大会”,获得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
  剪纸、集邮、陶艺等先后获评庐阳区“特色社团”。

  劳育为重 体验实践锻炼心智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教育,更应该是实践中的体验。
  在学校每年的劳动周活动中,举办校级劳动技能竞赛。一二年级萌娃从各班级开始的“校园劳动之星”争霸大赛中,层层过关斩将,直到走上学校大舞台:他们灵活地系鞋带、细心快速整理好叠好衣服;三四年级学生能自己钉好纽扣,五年级的学生进行剥蒜比赛并自己动手制作腊八蒜……
  育新小学开辟的“开心菜园”很受孩子们喜欢,各班都有机会认领“责任田”,人人都能参与体验,并认养3盆同一种类不同形态的蔬菜,这样既有利于同学们体验种植不同生长状态的蔬菜,也能观察不同种类蔬菜的区别,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学校每年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要课程内容的研学旅行、校外实践活动,如赴庐江采茶、制作果醋,去马郢劳动基地磨豆浆、挖山芋,去青松食品厂做包子花卷等,在亲身体验和辛苦劳作中,大大增强了学生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名片】
  利用校园内有限空间开辟综合实践劳动园地,与家务劳动、社会服务性公益劳动等相结合,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劳动的技能方法。

  【结语】
  于2023年春季启动的“育新讲坛”,正在赋予百年育新新的文化元素,承载百年育新精神内涵,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源泉”,教师队伍建设的“智库宝藏”。“学校扎实推进‘五育融合’,助力学生多元化发展,努力成就学生的每一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今,在合肥庐阳区,这座百年学校正焕发出时代的生机,在这里育新学子正享受着均衡优质教育,向着未来自信前行。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