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方法。它能够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有害物质,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简单来说,血液透析就是人们常说的“洗肾”“洗血”,是一种用于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治疗技术。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上已经被应用了60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部分患者会伴有头晕、胸闷等不适,需要通过日常护理干预,保证血液透析的质量,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接下来,本文会结合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护理,给大家科普关于血液透析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从人体将血液引出,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有害的物质等清除的过程,其中运用到的是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装置,血液经过该循环装置之后可以完成血液中有害物质和多余水分的清除,将毒物、代谢废物等从患者体内清除后,保证电解质、水与酸碱的平衡性。当患者病情保持稳定状态时,在门诊即可以进行规律、有效的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的操作过程简便,技术难度不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隐患,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血管通路狭窄、动脉瘤、假性动脉瘤、透析器反应、溶血反应,空气栓塞、体外循环凝血等。血液透析的过程不需要进行麻醉,诱导期透析时间大概在2-3个小时之间。随着时间推移,进行血液透析次数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在医生的建议下以每周三次的频率进行血液透析,每次四小时左右,每周的治疗总时长超过十小时。
二、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护理
(一)皮肤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应该重视日常的皮肤护理。首先,洗澡时应避免直接涂抹肥皂,并且勤剪指甲,以免不小心抓伤皮肤导致感染。其次,皮肤局部瘙痒时可以通过涂抹清凉油、冰敷的方式缓解瘙痒,若瘙痒情况较为严重,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使用皮肤瘙痒的口服或外用药物。若皮肤瘙痒症持续加重,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该注意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二)心理护理
开始血液透析时,患者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偶尔会出现心情沮丧、意志消沉这些不良情绪。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在此期间,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保持沟通,使其表达自身感受,多给患者讲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的依从性。在此期间,患者应该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平时多与朋友、家人互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三)血管通路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经典的永久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必备之路”也是患者的“生命线”。因此对内瘘的保护也是对生命的珍惜,患者要配合好医生保护自身内瘘,做到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透析后穿刺部位避免当日接触水,内瘘侧手臂避免持重物或受压,每日两至三次自我检测内瘘有无震颤和血管杂音,以免感染和内瘘闭塞,发现内瘘震颤和血管杂音消失及疼痛应立即去医院诊治,如有假性动脉瘤应用弹性绷带保护,避免连续扩张及意外撞破。
(四)生活护理
第一,应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间期要保持适当的运动,并确保睡眠、休息时间的充足提高自身免疫力。第二,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尽量不要去人多聚集的地方,避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加重肾功能损害。第三,每天测量并记录血压、体重。第四,平时应该进行自我观察,查看身体有无浮肿情况,观察有无皮肤出血、皮肤瘀斑等异常情况。第五,保持心情愉悦,外出、居家时都应注意防寒保暖,比如冬季出门应佩戴保暖的口罩、围巾等。第六,日常生活中,若身体出现任何不适、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第七,对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贫血的患者,平时下床的时候,应该在床边休息几分钟后下床活动。其次,家里的采光应该充足、明亮,并提前将危险物品搬离。对于浴缸、厨房、浴室等区域,应该及时铺上防滑垫,避免患者滑倒摔伤。血液透析患者所穿的衣物,应该避免过宽、过长,鞋子应该选择防滑、合脚的鞋子。必要时,患者可使用轮椅、拐杖等辅助器活动。
(五)饮食护理
在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中,患者应该给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比如尿毒症患者在做血液透析时,若热量摄入不足的话,患者体内的内脏蛋白、肌肉蛋白将被持续消耗,导致尿毒素升高,而患者免疫力也会因此遭到影响。因此,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利用进食,给身体补充足够的热量,并适当多进食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蛋类、奶类、鱼肉、鸡肉等。在此基础上患者应根据尿量控制水分的摄入,若在血液透析后出现口渴情况,可通过含冰块的方式化解口渴。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作为一种血液净化方法,其安全易行的优势,使其在医学领域的临床治疗上得到了愈发广泛的运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方式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定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最大程度地减轻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升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透析患者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