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获批准延长高考考试时间
坐轮椅赶考的男孩成绩出来了
  

   自小因患脑瘫,陈天智四肢无法正常行动。高中三年,外公每天用轮椅推着他去上学,高考时还获批准延长考试时间。6月24日,20岁的宣城男孩陈天智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538分,多年努力终不负。
   自小生病,差点没能上学
  2003年,陈天智出生在上海,他爸爸妈妈那时在上海务工。不幸的是,因出生时脐带绕颈,造成脑部缺氧,虽然陈天智被抢救了过来,但在6个月大时被发现身体有异样。“检查了之后医生说是脑瘫。”陈天智的妈妈陈黎鸾说。今年20岁的陈天智不能站立,长期坐在轮椅上的他十分瘦削,手臂和腿都非常细。双手无法自然伸直,甚至只有部分手指可以活动。穿衣、洗澡、吃饭、上厕所都需要他人帮助,翻书、写字更是十分艰难。
  2009年,陈天智的父母离婚,他跟着妈妈生活,陈黎鸾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儿子。“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我在上海找了很多学校,都不收他。”陈黎鸾告诉记者,坐在家里无法出门的陈天智,通过电脑和电视认字、学习。
  2016年,在一家慈善组织的帮助下,上海一所学校愿意接收陈天智上学,他直接从五年级开始读。“一开始学校怕他身体受不了,一个星期只上两个半天的课。”陈黎鸾说,到六年级下学期时,陈天智自己觉得学习跟不上,要求每天都上课,才开始了正式的学习。
  初三下学期,为了准备中考,陈黎鸾带着儿子回到了安徽宣城老家,在老家的一所中学完成了初中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习。“中考考了647分,挺好的。”
   为练写字,磨破手肘
  令人欣慰的是,陈天智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我儿子学习从来不要我操心。”陈黎鸾告诉记者。
  陈黎鸾说,刚进入学校读书时,为了练习写字,手臂无法正常屈伸、只有部分手指可以活动的陈天智,把手肘都磨破了。采访中,记者看到陈天智的笔记本,虽然上面的字并不优美,但却十分清晰。“之前字写得不太好,担心会影响高考分数,后来就花功夫练。”陈天智说,他在本子上默写文言文,一边学习一边练字,让自己写的字有了进步,还获得老师表扬。
  作为文科生的陈天智,每一次考完语文和文综这样书写量很大的科目,都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因为写字困难,高考时,陈天智经申请后获得批准可以延长考试时间。
  想识几个字,没想到考上大学
  6月7日早上七点多钟,在宣城市第三中学高考考点门口,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就看到一位老人推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男孩进入了考点。坐在轮椅上的就是陈天智,他是宣城三中学生,送他进入考点的是他的外公陈伯成。
  6月24日上午,陈天智用手机查到了自己的高考分数,538分,超出安徽文科一本线43分。“他查到分数的时候高兴得用头敲桌子。”外公陈伯成指着陈天智头上一个小伤口笑着说,“当初送他去上学,只是想让他识几个字,没想到考上大学了。”
  他们租的房子就在学校附近。陈伯成说,他们家中有两台轮椅,一台黑色的高一些,可以上台阶。陈天智每天从家里坐着这台轮椅,由外公推着,直到教学楼下。教室在五楼,今年66岁的陈伯成从一楼背着外孙爬上五楼,将陈天智放到课桌边的另一台轮椅上。祖孙两人三年来一起走了成百上千次。
  获得帮助,懂得感恩
  陈黎鸾保存了很多关于陈天智的照片和信息,里面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陈天智第一次上学的时间是2016年3月10日,在一家慈善组织的帮助下,他终于坐在了教室里。这家慈善组织在上海时曾多次向他们家提供帮助。
  陈天智的高中班主任施老师告诉记者,班上学生都是单独的课桌椅,但为了帮助陈天智翻书,老师特地安排了一位同学和他同桌。陈天智说,班上有几位同学自发照顾他,他的外公外婆有事没能给他送饭时,会有同学帮他买饭回来,还会喂饭给他吃……在老师眼中,陈天智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同学。看到同学们热心帮助他,英语成绩不错的他,自己花钱买了一些英语书本和资料,在班级设立英语角,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即将要填报志愿,陈天智说,他希望能到上海上大学。他不希望妈妈因为要陪着他上大学,而放弃工作去陌生的地方。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