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怀宁县小市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镇所辖8个村经济联合社入股的方式,组建怀宁县吏港益众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村公司”),积极探索“产业融合”“产村融合”的市场化发展路径,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强化组织建设,坚定发展“主心骨”
坚持党建引领,把握总体方向。镇党委把强村公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建联盟作用,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公司支部书记,公司负责人任支部副书记,围绕年度目标设定、项目谋划争取、资源挖掘对接等工作,每月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为强村公司领航定向。坚持招才引智,配强人才队伍。
强化政策支持,打牢发展“基础桩”
加大项目供给。针对小规模的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平整、农村公路建设、河道整治、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等工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由“强村公司”承接,实现公司稳定长久的保底收益。强化要素保障。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小田并大田”以及湖坑圩土地平整等工作力度,为强村公司发展紫薯等特色主导产业提供坚实基础;在技术支持方面,积极引导、帮助公司与专业高校院所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对接;在供销渠道方面,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积极发挥产销对接服务功能,打通紫薯、蓝莓、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销售渠道等。落实奖励机制,不断激发所辖村(社区)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强化资源整合,实现发展“大跨越”
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依托联合党委联结共建,将镇内丰富的山地林场和万亩大圩流转成为村级集体资产,通过公司整体规划,实现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今年以来,公司重点围绕辖区千亩湖坑圩做文章,着力打造“湖坑圩农业产业园”,在完成荒地回收、土地平整等要素整合的基础上,完成紫薯种植及黄桃试种工作;同时,先后与多家农业企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由强村公司发展预制菜原材料基地和黄桃基地,合作公司投资精深加工产线并带底价包销基地农产品。变“沉睡资产”为“增收活水”。对现有林地、撂荒地、闲置宅基地等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明确权属,通过“改建+租赁”方式盘活集体资产,将闲置资本转变为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变“居家闲人”为“增收达人”。立足紫薯、蓝莓等特色产业实际,聚焦家庭妇女、就近务工群体,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就近就地带动就业,累计吸纳周边35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2022年强村公司经营性收入377.17万元,向股东分红80余万元。
杨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