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池州一便道破损存隐患
建设单位回应称本月下旬将解决

坑洼不平的便道。

  本报讯 “每天经过这条路,就像走‘梅花桩’样绕来绕去,下雨天更是战战兢兢,生怕车子开到坑里。”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梅龙街道双惠村村民钱先生致电记者,反映其遭遇的出行烦恼。钱先生所说的道路,是一条因公路及桥梁施工而临时修建的通道,但近期破损严重。
  “大概在去年5月,因G236国道实施拓宽工程,施工单位在双惠村十二组排水闸口处修建了这条临时通道,将车流引向一座新桥。”钱先生说,这条损坏严重的通道长约30米,宽约5米,于一个月前出现了几处大小不一的坑洼,最大的直径约30厘米,坑深10至30厘米不等,且呈扩大趋势。“由于沿线村民较多,且该路是池州与铜陵间普通公路的必经之路,途经车辆都小心翼翼地躲避,在路上走起了‘S’形,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钱先生认为,道路拓宽施工本是好事,但不能给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据村委会人员说,这条便道至少还要再用一年以上,如果再不修好,遇到恶劣天气,通行就变得很麻烦也很危险。”
  7月6日,记者获悉,最近两天,破损的便道已经有施工队在进行修补,施工人员在路面破损处浇灌了混凝土。
  “但我觉得这种修补没有用,大货车来回一轧,混凝土里的石子全部被挤到路面上,骑电动车的车主经过时很容易滑倒。”钱先生说。
  记者多方联系上G236青通河至黄山北路段改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邰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查看了现场,浇灌混凝土是临时性的,6日还刷了漆。“等沥青到位后,将重新铺上,确保居民出行安心放心。”
  “其实我们在接到上级部门反馈后,第一时间就派技术人员去现场勘查测量,制定了修补方案,但因修补便道上的破损所需的沥青较少,不好出料,目前临时采取浇灌混凝土修补。”该工作人员说,他们还对包括这条便道在内的G236青通河至凤鸣大道全路段破损点进行测量统计,现在已向沥青站报了用料计划,“等沥青到位后,将对该便道的坑洞进行沥青摊铺,再用压路机压实,最迟本月下旬完工,希望居民能予以理解。”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