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4版
发布日期:
光影世界里的反派主角
  悬疑犯罪题材电影《消失的她》票房已突破30亿元,影片的悬疑设定、社会议题等引发讨论,同时这也是一部围绕反派角色展开故事的电影。灰色人物做主角,在影视剧中并不很常见,但有瑕疵的角色,可以为电影作品在人物设定、故事看点等方面带来新视角、新表达。
  功能性反派
  国产电影中用反派做绝对主角的作品很少,在零星的文艺片中会有偏反派的人物做主角。商业大片《消失的她》围绕一个全方位反面的男主角展开悬疑推理,能取得爆款票房成绩,其对反派主角的创作逻辑,值得分析。
  《消失的她》改编自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讲述了何非的妻子李木子在结婚周年旅行中离奇消失,失踪多天后一个陌生女人突然闯入,并坚称自己是何非的妻子,从而牵扯出一个惊天大案的故事。何非这个角色,身兼极致的坏、狂躁、暴力、穷凶极恶等特质,他的每个动机背后都承载着多重社会议题。
  这个人物身上汇集了多少社会话题呢?何非因畸形家庭沉沦为身无分文的烂赌徒,设计成为企业继承人李木子的救命恩人,狂发一个月短信,再借由凡·高的星空梦境,将对方追到手,为了一千万赌资在异国以恐怖的方式杀妻,最后又成为看到妻子怀孕B超透出一丝悔意的准父亲。人物的次次身份转移,背后牵扯出的是“原生家庭之殇”、危险的“凤凰男”、两性阶层悬殊引发的金钱骗局、赌徒诈骗“恋爱脑女性”、男性家暴、蛇蝎美女、爱妻子还是爱其生育能力等社会议题,影片同时又让观众关联到“孕妇泰国坠崖案”“试衣间暗门”“东南亚旅游骗局”等更多现实信息,这些话题和信息叠加,成就了影片的高讨论度。
  何非是影片主角,这个人物巧妙浓缩了近年来社会舆论视角下的热门身份,被创作者精准赋予了多重社会热点,成为渲染社会情绪的承载利器,起到搭载悬疑叙事、社会话题性的功能作用。人物标签化身份的高频反转,只是推动剧情、精准调动观众情绪,承载不了多少深层的揭幕黑暗面和批判性功能。创作者为了达成角色的功能性,把故事放在异国他乡,隐匿了社会公共力量、社会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故事和人物也处在几乎封闭的环境和逻辑中展开悬疑反转。
  何非作为电影的男主角,是元素叠满的负面人物,区别于“魅力大反派”做主角的电影,这个人物是毫无“人物魅力”可言的恶人。如何公式化地套用社会话题,《消失的她》是成功的参考书。不过这种强功能性角色的运用,是否加剧了观众对女性恐恋恐婚、性别对立、性别偏见的认知,是催化剂还是良药,值得思考。
  这两年成为大银幕新宠儿的朱一龙,挑战了这个大反派角色。当被问及演绎此类角色感受如何时,朱一龙称,看见大家对这个人物咬牙切齿,看到大家喜欢这个故事,下次有此类角色他还拍。
   复杂的灰
  影视作品正面角色担任主角是创作的传统和主流,但破一破规矩,让反面人物、灰色人物担纲主角,或许能成为吸引观众的窍门。历来以反派做主角的作品,多是由人物驱动故事展开,而非由情节和议题驱动,在反派人物的塑造上也不是打造标签化坏人,而是让其拥有一种新颖看点、独特的魅力,打造有突破性的反面人物角色,让观众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近两年好看的以反面人物为主角的电视剧有《对手》《隐秘的角落》等。《对手》颠覆了观众对传统谍战剧的期待,将三个大反派角色塑造成了整部剧的核心主人公。更有趣的是,该剧展现了间谍搭档们一地鸡毛、人间烟火的生活,他们一边接任务干大活儿搞破坏,一边为赚退休金、叛逆期孩子、P2P爆雷而发愁,他们如何解决生活琐事以及他们的命运走向,引发了观众的好奇。三位主角是擅长计谋神算、金蝉脱壳的间谍组合,但人物设定又增添了其升斗小民的一面,反派主角的新鲜感、颠覆感就出来了。《对手》呈现三个现代间谍的宿命与人生处境,又呈现国安工作的残酷和挑战,这部剧可谓全新重构了谍战剧反面形象和叙事面向,丰富了类型剧。
  《隐秘的角落》也以反面人物做主角,剧中秦昊饰演的将岳父母推下山崖的张东升,和三个目睹其犯罪的小孩,展开双方之间扣人心弦的悬疑故事。张东升以及与其存在纠葛的三个孩子,都是国产剧中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创作者通过引入婚姻、家庭、职场、亲情、友情困境和社会环境等复杂的外在因素,塑造了主角们的复杂性面孔,保证了人物不空洞、不突兀。他们身怀创伤渴望成为正常人,不停地犯罪但又相信童话,自我悲剧中有复杂的社会性悲剧反思,这种复杂的善恶、正邪纠葛的人物做主角是该剧的突破,也成就了一部好剧。
  更早的国产剧中,第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惊悚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改编自真实案例的犯罪题材剧《征服》等,也是反面人物做主角的作品。这些剧都是树立典型的反面人物,起到批判和警示作用。
  这两年比较火的以反面角色为主角的国外影视剧,有《小丑》《黑亚当》《黑白魔女库伊拉》《消失的爱人》《绝命毒师》《沉睡魔咒》《毒液:致命守护者》等。这些作品对角色的刻画,大多不是塑造刻板化的恶人,而是围绕人物刻画出“复杂的黑暗”。电影《小丑》通过一个底层小喜剧演员的自我疯癫、毁灭之路,展开发人深省的社会批判。《黑白魔女库伊拉》中的库伊拉,则在为母亲复仇过程中,释放出内心邪恶的阴暗面,成为张狂放肆的魔女。《毒液:致命守护者》是漫威宇宙中第一部以反派形象为主角的独立电影,创造出一个面目狰狞、黑暗邪魅又搞笑无厘头的另类英雄角色毒液。毒液和他的宿主埃迪·布洛克都是人生的失败者,英雄不再完美。这些作品让好莱坞主流超级英雄片开始革新。
  这些作为主角的反面人物,都不是刻板化、扁平化人物,人物出场也不带有欺骗性,脑门上也没有刻着“我是恶人”的简单标签,而是创作者通过对人物细节化、丰富化的刻画,让观众首先看到他们是人,再是一个立体的反派角色。
  恰当的逻辑
  好看的反面角色,不是简单标签化恶人,创作者进行反潮流、反规则创作,一定是因为这个反面人物身上可以承载更多的人性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审视,以及人物主导下的有更多想象空间的故事。
  反面主角的刻画,要有能让观众共情进而反思的困境和悲剧性。张东升出身贫寒,没有体面的工作,被妻子一家瞧不起,他在婚姻中的情感寄托也因妻子的出轨而泯灭,内心有太多痛苦、挣扎,观众看到他负面情绪的滋生和蔓延,如何一步步走向败局和犯罪。绝命毒师“老白”患癌后,失去收入,社会也不能给予他帮助,一个有才华的化学老师铤而走险去获得肮脏的财富。一个个社会底层边缘人物走向反派,有其复杂性和冲突性,这背后有思辨的内核,而不是“我的家庭畸形、身边有恶人,我也要变成恶人”这种简单的逻辑。反面主角不一定像《小丑》主角有强烈的角色魅力,但一定要有成为反派的恰当逻辑和复杂的人物心理,折射出人性扭曲变形的过程。立体复杂的反面主角,是为了营造角色的真实感,并不是削弱主角的可恨性、警示性,而是增强这两个效果。
  反面主角不好演,因为立体、丰富的角色,需要演员去细心钻研其心路历程,从内向外构建人物,打破观众对反面角色的预设,让人物游走于正反、光明和阴暗之间,反派的戏剧张力增大,吸引观众观看,反而能起到好的效果。
  反面主角对观众来说,是更有刺激性的人物,能带来反差感、新鲜感和审美冲击,这让此类主角逐渐增多。但什么样的反面人物能做主角,如何塑造人物人设,还受到受众审美、舆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好的反面角色不是让观众看一连串的恶,甚至最后给恶人“洗白”,而是能挖掘复杂的人性、反思社会黑暗,给观众带来警示。  据《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