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七月,香瓜业已成熟。所有关于香瓜的记忆,在夏天来得最真实。
瓜垄之上,瓜叶之下,香瓜满地,锦绣未央;田间地头,树荫之下,溪岸塘坝,清水之旁,避暑的人们席地而坐,有瓜在手,一时间笑语喧哗,暑热尽消——那是记忆中最美的乡村华年。
淮北平原,沃野千里,它承载了我曾经乡村生活最为美好的记忆。这里,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土地上的农作物各有天地,而香瓜尤得其时。
麦收之后,便是夏种,香瓜即在其中。
此时,暑热极盛。无际的乡村田野,高大的庄稼,一如玉米、高粱已是拔地而起,且过人之高,层层叠叠,密密实实,似将原野围成巨大火炉,使得暑气无处消散,最后竟就地蒸腾化为热浪。且不说人入其中,就是足不出户都能感受到那种炽热蔓延而至的憋闷。其时,就是一阵热风掠过,也都有一丝清凉。
天地不仁,但季节从不极端。时令总是有无穷无尽的后手告诉人们,自然是宽容的,大地是仁慈的。在夏天的阳光和雨水的呼应下,香瓜的藤蔓每天都在匍匐前进着,瓜叶也是快马加鞭地膨胀。直到不久之后,藤叶之间突然冒出了一个花苞。
成长总是让人措手不及的。一夜之间,花苞便已绽放;一朵花开,随后便是或白或黄的小花滚趟儿地跟着绽放,在浓密的瓜叶之间,闪闪烁烁,如同点点星光。
阳光和着雨露,蜜蜂且又殷勤探看,不久,第一朵小花结成了小果。
一花红百花,一果香百果。在第一颗香瓜开始坐果之后,遍地如星的瓜花似乎睡醒了一般,在一个日出日落之间,生瓜蛋便挤满了瓜田。在时令中奔走已久的人们,马上便会在田头地尾就势搭起简易的瓜棚,为终日流连瓜地的孩子们遮阳挡雨。
七月中旬,阳光正盛,万物苦暑,香瓜终于渐渐成熟。
最先传来香瓜成熟消息的,是瓜的香味:不用迈出家门,也无需走向田野,你就会沉醉在四面氤氲的瓜香中。那种香,是纯纯粹粹的香,是单一到极致的香,但还不限于此。这种香不仅仅香,而且甜,既是嗅觉的香,还有味觉的甜。因此,在从七月中旬开始前后不到一个月的瓜期,整个乡村,就是一直笼罩在这样的瓜香中。
夏日的田野,生机勃勃,高粱秆高耸,玉米秸密布,红薯叶成垄,花生秧遍地,但一切都不及庄稼地中的那片满地流金、点点生辉的瓜田来得耀眼:香瓜成熟,瓜叶青翠凝绿,如铺毡盖地,放眼望去,那些被念叨和惦记了一个夏天的香瓜就镶嵌在那一袭绿意中。
香瓜的色不仅仅是视觉,同样带有味觉的感官享受:浅黄打底的瓜皮,衬托着或绿色或黄色的花纹,所有的花纹则如同树叶的标本,浓艳欲滴;浅绿色打底的瓜皮,有着深深的绿色花纹,当中镶嵌着不规则的浅绿色竖条,花纹贯穿头尾,浓艳欲滴;全一色的瓜,或绿或白或黄,同样浓艳欲滴。而所有香瓜,朝向阳光和雨露的,瓜皮都是颜色鲜艳,并向瓜头部分渐变至深黄,那是成熟度的标志;贴着土地那面的瓜皮,颜色则更清晰,更深。
瓜肉的颜色与瓜皮颜色相近,只是更深,更鲜活,更水灵。
每一个香瓜,都带着独特的香,还夹着相近的甜,两种感官融为一体,焕发着真正的自然的香甜。每一个香瓜,都像是会呼吸的香丸,把它放在鼻端,你都能感觉到它流动的香气。
香瓜的甜味无法形容,只能说,甜到极致也只能是这么甜罢。而且,不像榴莲,甜得腻味。它的甜,是流到心里的甜,是流到岁月深处的甜,是穷尽一切文字都无法描绘的味道。
记忆中有种瓜叫北京瓜,它是极甜极甜香瓜的代表,全身数道浅绿竖纹间隔分布,然后大片深绿覆盖,相较而言色彩不亮,但瓜肉极白,鲜甜清脆。多数的瓜成熟之前,瓜瓤是苦的,但北京瓜不是,它似乎就是直接从蜜罐里生出,浑身透甜。小时候,孩子们找瓜都先找这种瓜,甚至还未成熟就已直接下手。
那时最常见的香瓜叫花瓜,实际上,除却各种纯色外表的瓜,见识短浅的我们统称它们为花瓜。这种瓜是那个年代的通货,判断这种瓜有无成熟极为简单,只要看它表面绿色变黄,就意味着已经成熟。当年,在各种甜瓜集中成熟的时候,许多花瓜我们甚至懒见一眼,刚成熟或者已经熟透的瓜也都不入我们的法眼。刚成熟的,甜度不够;熟透的,瓜肉已面,吃到嘴里,发干,不滋润。瓜熟蒂落,那时,那些熟透了的香瓜,有时就是这样被坏在了田间。
青瓜梨枣,逮到就咬。这是家乡的土话,也是老话。那个岁月,在整个瓜季,每天围着瓜田转悠的孩子,是真正把香瓜逮到就咬坐实的主儿。一个瓜季下来,一个个孩子都瘦了大几斤。所以,家乡话又说,瓜瘦子。想来,瓜是水果,不压饿,又因为味道极好,色香诱人,孩子们自是贪吃不停,如此便影响孩子的饭量。时间一久,身体难免消瘦。
回想当年最惬意的事,便是和村里许多孩子一起,大中午从自家瓜地抱上几个香瓜,跳到村后的小溪里,边游泳玩水边吃瓜说笑。溪水淙淙,水草招摇;溪岸上,水牛静卧,知了声声,在炎热和慵懒的阳光下,人间安详,世事如梦。
那会,父母们下地干活也会捎带上几个瓜。中间休息时,觅一处阴凉之地,席地而坐,吃口香瓜,既解馋,又解渴。通常,相邻不远劳作的村民,就会围拢过来,边吃边聊。暑热以及劳作的辛苦,就在瓜香和谈笑中一扫而去。
就这样,时间流逝,瓜秧慢慢变黄,香瓜渐渐下市,暑热也渐渐退去。不久,孩子们也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溪水清清,时光荏苒。当年的孩子们早已长大,且大多在外奔波,曾经的土地,也没有了当年的香瓜盈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角。过去的,只剩下过来人的追忆了。
只是,许多年后,对香瓜的追忆也成了乡愁。
乡愁,是一种情绪,而味道和颜色,则是它最好的引子。用秀色可餐的香瓜作为引子,也许是它最适宜的注脚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