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每年农历三月,奶奶都会在家前屋后的空地种上几株南瓜,我常跟在奶奶后边,屁颠屁颠地跑。奶奶在地上挖一个小坑,撒下两粒南瓜种子,再给踩实。我也跟着踩几下,这样就可以了。随着气温的升高,雨水的滋润,不出十天半个月,嫩嫩的瓜秧就拱土而出了。瓜秧细嫩的茎上长着几片小小的叶片,像豆荚儿,很不起眼。随着夏日的到来,那几片叶子长成了心脏形的大叶片,上面长着毛刺,而瓜蔓则贴着在地面一个劲地蔓延,越长越长,上面也长满了叶子,在空地上显山露水。
再后来,瓜蔓上面就开了肥嘟嘟的金黄色的花朵,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地飞进飞出,很是热闹了一阵。南瓜花大大的,长长的,极像金色的喇叭,“喇叭”中心是一根粗壮的花蕊,那是“公”花,还有一些几根花蕊环绕在一起的,中间留下一个小间隙,那是“母”花。把“公”花摘下,把花蕊插入母花的花蕊之间,不几日就会长出一个小瓜儿。
放暑假时,早晨“套”瓜花是我们最乐意做的事情之一。每天早晨,奶奶忙着做早饭,我就穿着小拖鞋,走进沾着露水的瓜地里,学着奶奶的样,摘上“公”花,找着“母”花,小心翼翼地插进去……
夏天,烈日当空,一些蔬菜常常被晒得蔫了,晚上就要浇水,不然就无法长大。而有些日子,雨水没完没了地从天上倒下来,好多蔬菜又被打得七零八落,人们常常要在雨后给予培土养护。而种南瓜儿全然没有这么麻烦。南瓜是极易成活和长大的,从来不要人们操心什么。烈日里,瓜儿躲在宽大茂密的叶子底下静静地长大。大雨大风天气,雨水和狂风吹掀开了瓜叶,我惊奇地发现,南瓜静静地躺在那里,都长那么大了。无论什么天气,家里没菜时,奶奶就让我搬回一个青嫩的瓜儿,洗净切开去瓤,就可烧成可口的菜肴。
秋天,南瓜瓜藤渐渐地枯萎了,而南瓜成熟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大大的个头儿,黄红色的瓜身,上面还上着粉儿,少则数斤,多则十多斤,像一个个胖胖的小孩儿,静静地呆在那里。大人、小孩一起出动,欣喜地从地里抱回一个个大南瓜。
肥东新城学校五(7)班 王梓琨
指导老师:计秀珍 王建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