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街谈巷议】
误解“三代血亲不得应聘”的背后期待是什么
  近日,山东烟草专卖局发布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一石激起千层浪。招聘公告要求,应聘人员不得应聘录用后即构成干部任职回避情形的岗位,也不得应聘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单位系统的岗位。(7月15日澎湃新闻)
  山东烟草专卖局的一则招聘公告,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很多网友将此解读为——烟草专卖局职工或领导的三代血亲,不得应聘烟草专卖局。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事实上,应聘人员可以是烟草专卖局职工或领导的三代血亲,但录用后,必须遵守回避制度的相关规定,即录用后,不能与担任领导的三代血亲在同一个单位。
  其实,不只是山东烟草专卖局如此,其他省市烟草专卖局的招聘,基本上也都有如此规定。再者,并非烟草系统有如此规定,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也都有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简而言之,被公众误解的这个“三代血亲不得应聘”,是早已存在的政策。
  这个“误解”,其实就是一个期待。公众期待着烟草、石油、铁路、电信、电力、金融等待遇优厚的国有企业,彻底杜绝职工子女“优惠招聘”、行业系统“内部招聘”的潜规则,让圈子之外的人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能顺利进入这样的国企。
  期待归期待,但“烟草人”的后代绝对不能再干烟草,这也不尽合理、不尽公平,有点矫枉过正。有时候,子承父业也未必是坏事,比如教师、医生、军人等,这些行业从业者的子女,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上父母的职业,当然无可厚非。不过,国企是应聘者的择业高地,需要摆脱外部干扰,公平竞争上岗。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确有必要强化监督,严惩“萝卜招聘”,让平等就业不再是民众的期待。
  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录用回避制度,就是为了防止任人唯亲,破坏招聘的公平。国企子弟顶替接班制度已经消失30年了,但国企职工的子女享受“优惠招聘”的现象依然存在,以至于衍生的近亲繁殖、裙带关系等社会现象,严重影响了就业公平,乃至社会公平,导致民众吐槽不断。
  公众对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企存在“内招”的忧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这些国企的招聘远不如公务员、教师招聘公平,存在“可操作”的空间。第二,这些国企的一部分岗位可能存在人浮于事现象,并不需要多大的技能,以至于可以降低门槛让内部子女上岗胜任,但职工薪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非常优越,需要再进一步减薪酬。
  由此可见,误解“三代血亲不得应聘”的背后,是公众对招聘不公及分配不公的不满,是对招聘及分配制度公平、公正、公开的期待。□黄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