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记者卖力吆喝。
7月24日傍晚,“新安帮帮团”记者携手新安小记者在合肥政务区绿怡居社区助农卖瓜。炎热的气温下,小记者们和瓜农一样,汗水直流。不过,热情的吆喝声吸引了不少热心市民前来买瓜,附近爱心企业也积极参与,团购西瓜。大皖新闻对此次卖瓜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一个多小时下来,助力瓜农卖掉2000多斤西瓜。“感谢合肥市民的热情,非常感动。”宿州瓜农陈师傅激动地说道。
陈师傅来自砀山,是个有着40多年西瓜种植经验的老瓜农。“为了提升西瓜口感,现在我们那边大多选种皮薄瓤脆甜度高的‘美都’。”陈师傅今年种了60亩瓜田,已经卖了大半,但剩下的西瓜销售压力依然很大。“还有十几万斤,今年行情不是特别好,西瓜感觉不怎么卖得动,上门的瓜贩子也比往年少。”
在合肥申请了定点瓜摊后,陈师傅每天早上七八点出摊,一直忙到夜里10点收摊,“每天卖个几百斤,比去年要差不少。”由于近日连续阴雨,让陈师傅更发愁。“一下雨,瓜就卖得更慢了。”
“夏日炎炎,西瓜超甜”“美都西瓜,南北皆夸!”听见小记者们的吆喝声,过往路人都忍不住上前询问。瓜甜不甜、大小如何……小记者们已经摸得门儿清了,一边回答顾客问题,一边帮忙挑选、上秤,忙得不亦乐乎。
当被问到卖瓜分工时,“社牛”小记者黄宏钊积极说道:“分工就是女孩子们在摊位前举着招牌宣传,然后我就负责在路边揽客,看哪个路人比较有购买欲望,然后我就去给他介绍我们的美都西瓜。”
黄宏钊热心地招揽来往的路人,前期工作做得相当到位,提到后期挑瓜技巧,也都不在话下,他还总结了挑瓜“望闻问切”法:“‘望’就看西瓜外观,要圆圆的好;‘闻’就是听拍打西瓜的声音;‘问’肯定就是问老板啦;最后‘切’,就是可以让老板给你切一小块尝一尝。”黄宏钊“哈哈”笑着说。
另一位小记者张彦宸谈起挑西瓜来也是头头是道,“首先看瓜藤,瓜藤新鲜,说明这个瓜新鲜。其次拍西瓜听声音,如果声音太闷了,那就是太老了不好吃;如果是太脆了,可能是空心瓜,也不好吃。”
卖瓜不易,小记者们热得小脸红彤彤,满头是汗,不过,最终,在9名新安小记者的齐心协力下,还是成功卖出了20多个西瓜。
在新安小记者们的热情吆喝下,不少路人也在瓜棚前停下脚步,问起价格,挑起西瓜。
“姐姐,这个瓜好!”瓜棚内,一位小记者兴奋地举起一个西瓜,冲着正在选瓜的方女士推荐。方女士是这位小记者迎接的第一位顾客。为了留住她,小记者踮起脚,轻轻地拍着面前的许多西瓜,竖起耳朵挨个儿听声响,精心挑选出了最满意的西瓜,高高举起向方女士展示。方女士开心得合不拢嘴:“好,我就要小朋友帮我挑的瓜!”
此次助农卖瓜点位于合肥市绿怡居社区,绿怡社居委也积极宣传,呼吁辖区有需求的爱心企业前来采购西瓜。银泰百货合肥政务区店就是其中一家。当天傍晚,银泰百货许女士和同事一起来挑选西瓜。“老板,帮我们挑挑,要大一点的西瓜啊。”
“有有有,大小都有,马上来挑。”这一笔大订单,又让陈师傅忙活了起来,他精心挑选了二十几个大西瓜,足足300多斤重。
许女士告诉记者,此次采购西瓜主要用于员工的关爱活动,每年夏季对西瓜的需求量都比较大。“也特别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加入助农活动,给社会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截至晚上7时许,一个多小时里,“新安帮帮团”记者助力陈师傅卖出了2000多斤西瓜,陈师傅乐得合不拢嘴,一直念着“感谢”“感谢”。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首席记者朱庆玲余康生实习生庙书蕾徐亚婕白微微詹长运通讯员宋俊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