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5G+量子”助合肥电力迎峰度夏

  合肥供电公司在国内率先将“5G+量子”技术融合于合肥虚拟电厂。 

  本报讯 如果出现长时间35℃以上高温,用电负荷持续不断攀升,合肥市将采取什么措施保障供电?8月1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走进合肥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实地采访。
  今年5月初,合肥供电公司在国内率先将“5G+量子”技术融合于合肥虚拟电厂,进一步提升今夏供电可靠性。5G技术使得合肥虚拟电厂系统负荷调控速度由过去的90秒左右缩短至15秒内,‘量子加密’技术大幅提升负荷调整指令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电网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班员汪坤表示,迎峰度夏期间合肥虚拟电厂系统将适时启动,发挥“削峰填谷”作用,确保城市平稳供电。
  据了解,合肥市今夏将优先保障重点企业和普通市民用电需求。“今夏合肥市首次将‘六保’范围以外的4089家工业用户、大型商业客户纳入负荷管理。一旦出现可预见短时电力短缺,将提前告知参与单位,逐级依次执行,并留有一定裕度。”合肥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赵枫介绍,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电力大数据“超前一步”快速研判、隔离故障点,系统自动派单至最近的“网格化”抢修点,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快速赶赴现场消除隐患,大幅提升了故障处置速度和效率。
  “根据往年经验,合肥电网夏季最大负荷一般出现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这段时期。”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王洪波介绍,2023年,合肥电网共规划52个大中型电网建设项目,计划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8座,新增变电容量1923兆伏安,线路332.7公里。
  据悉,迎峰度夏期间,合肥电力调控中心将24小时监控电力供需平衡情况,加强对重点变电站、线路的负载分析,不间断优化调整运行方式,全力保障整体大电网安全平稳。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通讯员李岩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