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网传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有无人机悬挂鞭炮当街燃放。7日,记者咨询附近商家得知,是商家举办开业庆典时用无人机放鞭炮。泰来县政府工作人员回应,近期接到过投诉,目前还未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后续会调查解决。(8月7日极目新闻)
尽管当地没有禁放规定,但数架无人机悬挂鞭炮当街燃放,显然对周边建筑物、车辆和人员构成了威胁,有关部门理应及时进行制止和查处。再者,飞行无人机需要遵守相关的报备规定,数架无人机在闹市区低空飞行,本身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这些无人机驾驶者是否取得了飞行资质,是否存在“黑飞”行为,有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
近年来,无人机正从传统的航空领域,向社会各领域延伸,逐渐转化为一种涉及各行业的新形态生产工具。《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无人机运营企业达1.26万家。2021年颁发执照约2.1万本,2021年底全行业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达11万本。另据民航局统计,目前我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数量达83.2万架,年飞行时长达到了千万小时量级,其中民用无人机占主导地位。
然而,必须正视的是,无人机行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标准和监管规范,存在许多空白地带。虽然对于民用无人机的管理,2009年以来就陆续出台过《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规定》《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等文件,但无人机“乱飞”“黑飞”乱象仍然十分普遍。同时,尽管规定繁多,但多为临时性、指导性规定,有关审批程序、管理要求、适航标准,处罚标准等相对滞后;什么时候能飞,具备哪些条件才能飞,“乱飞”“黑飞”受哪些处罚,这些核心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可见,无人机放鞭炮,再次警示有关部门,无人机不能“无人管”。首先,尽快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条例》,推动相关管理进入新阶段,提高无人机“交通法规”的执行力。比如,在要求驾驶员“持证上岗”的同时,对飞行操作实行“云管控”,对飞行空域进行明确划分,等等。其次,构建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的民用无人机标准体系,制定统一监管标准并完善配套措施。特别是,加大对“乱飞”“黑飞”的处罚力度,以此终结无人机“无人管”的尴尬现状。只有规范飞行、强化监管、严格执法,无人机才能在法治航线上行稳致远。□汪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