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恩师
□淮北 李伟
  教师节快到了,我想起我的各位老师,尤其是对我的成长有影响的两位老师。
  张明英老师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她那时约有十八九岁。脸红扑扑的,散发出青春的朝气。在我的记忆里,她不胖不瘦,温柔慈祥,和蔼可亲,像妈妈一样对待每一个孩子。
  那时,我们的课桌是用一个厚厚的木板当桌面,木板两侧下面分别用两个泥墩墩当桌子腿。板凳都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当时,我坐第一排,正对着教室的门口。有一次,我刚进教室,发现一位姓田的女同学坐在我的课桌上,正在和别的同学说话,她没有注意到我。我认为她坐我的课桌是有意侵犯我。于是,像小老虎一样年轻气盛的我用肩膀猛地将田同学从我的课桌上撞了下去。我的鲁莽行为恰好被张老师看到了。我心想,这下惹祸了,张老师肯定会严厉地批评我。没想到,她却用和蔼的目光看了我一眼,温柔地说:“你可以和她说一下,让她不要坐你的课桌,你不应该那么用力撞她啊。”
  要知道,张老师和田同学是一个村的。她没偏护与她同村的女学生,反而以温柔的语言安慰我这个顽皮的男孩。多少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每当想起张老师当时那温柔的目光,我都对张老师肃然起敬。这件事,教会了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何用温柔的方式处理问题,如何以礼相待他人。
  王丙国老师是我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老师讲课风趣幽默。一次,他讲到写作文语言要简洁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为了节省,给父亲和哥哥写的一封信是一首诗。“亲爱的爸爸我的哥,我住阜阳招待所,为了俭省和节约,光吃板鸡不吃馍。”王老师说这些话时用的是抑扬顿挫的声调,同学们被王老师搞笑的例子引得哄堂大笑。王老师还举出一个用词更简洁的例子:在山东某地,寒冬季节时村庄上安排村民值班守夜,保护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村民在寒冬的夜里值班时,模模糊糊发现不远处一个人在撒尿,问到:“谁?”回答:“我。”又问:“zhua?(干啥?)”回答:“尿。”整个问话过程每一句都是一个字,真够简洁的。不仅语言干练,而且朗朗上口。王老师的幽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印象深刻。
  小学毕业时,上级给学校一个阜阳县三好学生的名额。作为班主任,王老师有权把这个名额给班里的任何人,当然包括他的儿子。王老师没有给他儿子,给了我。当王老师把阜阳县三好学生证书交到我手中时,我感到很意外,我从内心深处敬佩王老师的无私。
  这两位老师很平凡,但从这两位老师那里,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