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II02版
发布日期:
合肥制造地图
  长丰县
  近年来,长丰经历了“摆脱贫困、进位百强、冲刺千亿、迈向共富”跨越式发展。比亚迪、中创新航、优信汽车三个百亿项目一年内建成投产,北部产教、中部智造、东部文旅、西部科创、南部都市“五大片区”协调联动,合肥北城、下塘新能源汽车城、岗集未来大科学城、县城“四城辉映”。
  长丰做强“一区六园”,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家电、高效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现代高端服务“三主三新”产业。连续五年进入全省制造业十强县、十快县,千亿目标“触手可及”。
   庐阳区
  庐阳区正在打造未来大科学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如火如荼,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建成使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竣工投用,大气环境模拟设施、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预研进展顺利,能源研究院实质化运行。
  庐阳区拥有全省最大金融集聚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加快创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三成以上。
  战新产业方面,庐阳区大数据产业园获批省级科技服务区,安信瑞德等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支持恒烁半导体成为全省首家芯片设计上市公司。
  合肥高新区
  高新区培育了科大讯飞、国盾量子、华米科技、阳光电源、安科生物、纯源镀膜等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空天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中国声谷”成为中国首家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高新区先后获批首批国家级人工智能战新产业集群、国家智能语音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公共安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等,在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第七,连续九年稳居全国十强。
   合肥经开区
  合肥经开区是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合肥新型工业化主引擎,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及快速消费品等产业集群,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第6位,稳居长三角第一方阵。
  合肥经开区是世界级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已形成“3+6”产业体系(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三大战新产业+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终端、快速消费品、公共安全六大主导产业),齐聚大众安徽、蔚来汽车、江淮汽车、联宝电子、大健康研究院等重点产业链项目340余个,国内每4台冰箱、世界上每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产自合肥经开区。
   肥西县
  肥西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县域首位,综合实力稳居全国50强。肥西打造新能源汽车全链条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大健康产业、高端智能制造产业等“三大战新产业”。
  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方面,肥西全力布局电子信息、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等产业项目,打造具有全国行业影响力的两千亿规模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并连续4年高居安徽省智能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县首位。
  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肥西全力打造五百亿规模的“产学研”一体化大健康产业集群,在儿童专用医药器械、高精微型器械、新药研发、医工交叉领域等板块着力,已经拥有亿帆医药、力成药业、合城生物等龙头企业,规模以上企业30余家。
   蜀山区
  蜀山区聚集全市70%的科教资源,拥有以中国科大为代表的高等院校29所,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162个。蜀山以“科大硅谷”蜀山园建设为核心,加快实施“全域科创”发展战略,荣登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和增速10快,成为“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城区。
  蜀山区重点发展环境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智能制造、跨境电商、建筑业、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环境产业方面,全力打造“中国环境谷”,基本形成“环保技术研发-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高端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环保工程及环保服务”全产业链条。数字经济方面,加强中国声谷蜀山园区、安徽智能软件产业园建设,蜀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成功入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
  高端制造业方面,聚焦双碳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行业,在运河新城建立高端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目前已着力引进了阳光电源、文轩热能等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