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II03版
发布日期:
合肥制造地图
  肥东县
  肥东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县域第2位、长三角县域第36位。协鑫集成、晶科能源、国轩高科、纳思达、中盐红四方等10多个投资50亿元以上旗舰项目加快投产达产。
  肥东以“新光大道”产业为重点,聚焦发展光伏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成电路、大数据产业等成长型产业。当前,肥东县正在加速打造500亿级别的光伏新能源县域产业集群,计划以晶科能源、协鑫等光伏龙头项目为引领,贯通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及上下游产业,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智能制造高地。
  瑶海区
  作为合肥工业的发源地,瑶海坚持“产业立区”,实施产业发展“11332”工程。不断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筑产业、金融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五大主导产业。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打造“中国网谷”品牌,物联网科技产业园获批长三角区域首个G60产业合作示范园,猪八戒网、泛普科技、云海量子等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落地运营。金融商贸服务业初步形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以信托、小贷、担保、典当、投资等公司为补充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大健康产业聚集了尚荣医疗健康产业园、罗欣药业科技产业园、国泰国瑞医药、北京健康盒子科技有限公司、静安养亲护养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和企业。
   新站高新区
  新站高新区的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基地连续7年在全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评估”中荣获A类荣誉,并以产业分类排名第一获评“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以京东方、维信诺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已发展为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创新能力领先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以晶合、新汇成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以国轩、巡鹰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新站高新区还聚力打造少荃湖科创中心,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科创大厦、数字科技产业园、东湖高新、浙大(合肥)科创中心等科创平台不断壮大。
  安巢经开区
  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美健康、文化旅游等产业。
  新材料产业方面,聚焦国产替代,重点发展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金属轻量化、先进陶瓷材料、纤维复合材料、先进纳米材料,搭建各类新材料共性研发平台,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新能源产业方面,重点布局大规模储能、太阳能光伏、功率半导体、燃料电池等。
   包河区
  包河区综合实力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县(市)区、开发区首位,2022年综合实力居全国38位。
  包河区现代服务业、工业、建筑业等根基雄厚,围绕“科技、金融、文化”三大主导产业,坚持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双轮驱动,聚力打造金融产业、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意文化产业、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检验检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七大产业链。
  科技方面,中国科大、合工大等30余家科研院所云集区内,坐拥安徽新能源汽车、创意文化两大战新基地。
  金融方面,合肥滨湖国际金融后台基地已集聚中农工建交等16家总部级金融后台综合基地和40家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
   巢湖市
  巢湖市围绕“工业立市”战略,突出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轻合金、电子信息、生物和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重点,构建具有巢湖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居巢经开区、皖维化工园区融合发展,打造中科智城“孵化-产业”双创一体化平台。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以皖维集团为依托,重点发展PVA化工产业,逐步打造皖江地区特色PVA化工产业集中区。电子信息产业依托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项目,打造产业集群。
   庐江县
  “十四五”期间,庐江将围绕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百亿级产业基地。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方面,打造千亿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新基地,拥有基础设施完善的化工园区,可承载锂电材料上游前驱体等化工项目。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建设6200亩的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园,培育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制造、智慧医疗及医药衍生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利用合肥南城区位优势,全力加大航空装备、卫星及互联网应用、5G、轨道交通、无人机等产业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