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II12版
发布日期:
汽车产业为何成为安徽“首位产业”?

大众安徽汽车生产线。 张大岗/摄

比亚迪合肥基地智慧工厂。张大岗/摄

奇瑞汽车生产线。新华社发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百业汇聚,万商云集,其中汽车产业是焦点中的焦点。2023年,安徽明确提出,坚持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这让此次与会嘉宾尤为关注安徽汽车产业的发展。记者从省经信厅了解到,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产业基础较为完备、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创新研发基础扎实、智能网联发展加速、政策要素保障有力、产业生态日趋优化等六大特点。
  产业基础完备,集聚效应显现
  安徽省内拥有7家整车企业,建立了整车、发动机、车身、底盘、内外饰、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体系,拥有以奇瑞、江淮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合肥长安为代表的央企、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比亚迪为代表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大众安徽为代表的合资品牌整车生产企业,构建了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三大主导方向的“一链三线”战略布局,具备燃油、纯电、混动和氢燃料多种技术路线,涵盖乘用车、客车及轻、中、重卡系列产品。
  随着供需对接和双招双引的实施,安徽汽车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合肥比亚迪、蔚来新桥产业园、中创新航、大众安徽、弗迪电池、国轩高科、奇瑞新能源四期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建设,依托大众安徽、蔚来等整车项目招引一批供应商落地安徽,已形成了合肥、芜湖“双核”驱动,宣城、安庆、马鞍山、阜阳、淮南、六安、滁州、蚌埠等市多点联动,长丰、蒙城、泗县、广德、怀宁、桐城、岳西等一批汽车零部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整车与零部件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近地配套能力显著增长。
  创新实力雄厚,技术不断突破
  安徽汽车产业创新研发基础扎实,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电科第三十八研究所等在汽车领域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校院所,以及95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67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还设立省高安全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等6个省级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
  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车百智库研究院正式挂牌。奇瑞汽车连续9年居安徽发明专利百强榜首、同行业前列。蔚来专利公开量居全行业第一。江淮汽车蜂窝电池技术有效解决三元锂电池安全控制难题。国轩高科半固态电池即将实现装车、磷酸铁锰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中鼎、保隆开发的空气悬挂系统实现了国产替代。
  近年来,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要素,百度阿波罗、大唐高鸿、星云互联、北科天绘、仓擎智能、中科星驰、智行者、白犀牛、云从科技、文远知行等7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在省内落户,智能网联企业加快集聚。合肥、芜湖获批国家“双智”试点城市。全省开放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道路1102公里,涵盖公园观光、智慧公交、智慧港口、矿山、航运等多个应用场景,发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86张,完成测试里程26万公里。
   多项政策保障,打造七大生态
  政策保障上,安徽先后出台《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安徽省汽车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以创新引领提升汽车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等,提出聚焦整车、零部件和后市场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智造生态、服务生态、人才生态、资本生态、文化生态和开放生态。
  目前,安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2022年全省新增上牌18.9万辆,累计保有量36.8万辆,新增及更新公交车均为新能源汽车,公共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所占比例大幅提升,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示范运营。充电基础设施也加快建设,全省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13.5万个,其中公共桩4.6万个。
  统计显示,近三年来,安徽汽车产量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22年,我省汽车产量174.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2.7万辆,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量双双创历史新高,均居全国第七。汽车企业整车出口57万辆,占全国18.3%。2023年1-5月,全省汽车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汽车产量80.3万辆,同比增长27%;居全国第三、长三角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6万辆,同比增长50.7%,居全国第四、长三角第二。
  按照规划,安徽将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竞争力,力争2025年汽车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新能源汽车展聚焦最新成果
  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记者从合肥市了解到,2023年9月29日-10月4日,以“绿动未来智领世界”为主题的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将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车展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展,总展陈面积20万平方米,将以室内展览+室外主题活动+县区联动分会场的形式进行展览展示。车展共吸引95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参展,涵盖国内主流在销的新能源品牌车企,参展车辆达1000余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品牌也将齐齐亮相,打造全产业链展示平台。同时,多个国内一线汽车品牌携新车、新产品、新技术首发首秀,展示“新能源”“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最新成果。
  据了解,合肥是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首批双试点城市,并先后获批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2022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25.5万辆,新能源集群营收2200亿元。今年1-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实际产量44.2万辆,预计全年产量80万辆,新能源汽车集群营收突破3000亿元。到2025年,预计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300万辆生产能力,新能源汽车集群营收突破5000亿元。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