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
让学生告别塑料书皮,学校责无旁贷
  “记得孩子刚入学时,有过书皮‘禁塑令’。可现在孩子五年级了,每学期还是按照老师要求,统一用自粘式的塑料书皮包书本。这学期又用掉17张塑料书皮。”近日,山西太原市民张女士对记者说。中小学迎来开学季,包书皮成了学生和家长们新学期忙活的第一件事。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不少学生和家长仍难以“告别”塑料书皮。(9月19日《工人日报》)
  使用塑料书皮固然可以很好地保护书本,但造成的白色污染不可小觑。根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当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59亿人,如果每人每学期使用10张塑料书皮,当年可用掉31.8亿张塑料书皮。与庞大的数字相对应的是塑料污染与健康危害。有的书皮曾被曝出含有甲醛、苯等有毒有害物质,有的被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超标。
  事实上,早在2019年10月,教育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科协4部门就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努力实现“无塑开学季”,学校不得强制学生使用塑料书皮,尤其不能使用有问题的塑料书皮。现实来看,尽管有不少家长担心塑料书皮“有毒”,但是对于学校或班主任要求学生统一用塑料书皮包书本则表示无奈,甚至有的老师还要求先包白纸书皮,再套上一层塑料书皮。不得不说,这也是导致塑料书皮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让学生和家长告别塑料书皮,需多管齐下、综合施策。首先,学校和老师应充分达成共识,既要做到“不强制学生使用塑料书皮”,又要向学生和家长广泛宣传塑料污染的危害,把保护生态、珍惜资源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意识。其次,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市场中塑料书皮的监督检查,避免问题产品流入校园,还应对不落实“禁塑令”的学校和老师进行必要的惩戒。
  当然,“禁塑令”不是拒绝包书皮,塑料书皮也不是不能替代。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创造性保护书本,如像从前那样自己动手,用旧报纸、旧挂历包书,或者自制布艺书皮,不仅节约资源、利于环保,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增加乐趣。另一方面,可以从装订环节就给书本包上环保书皮,让塑料书皮无用武之地。这无非是成本问题,可相较孩子健康与对环境的影响,这不应该是个问题。
  让学生和家长彻底告别塑料书皮,事关学生健康、生态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进步,学校、家庭、有关部门都应引起足够重视。
  付彪/文王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