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
别让天赋基因检测耽误孩子前途
  “想早点发现儿子的天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他。”9月14日,王明浩拿到了花费1980元为4岁儿子做的天赋检测报告。近来,天赋基因检测热度在市场上兴起,一些商家推出相关服务。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检验机构涉嫌概念炒作,扩大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也有专业人士指出,这是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消费陷阱。(9月25日《工人日报》)
  市面上的天赋基因检测,除了智商、情商、运动、艺术4大天赋检测项目,还拓展到儿童求知欲、记忆力、抗压能力、吸取教训能力等项目。这些检测究竟是否可靠,一家医学检验所的经营者直言,基于特定群体样本的统计学研究,只能得出统计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有的机构也会在报告上说明,结果没有好坏之分、不能预测未来命运,不要贴标签,不必互相比较;结果仅是参考资料,不是最终结论,想要成功,离不开后天努力。
  可见,基因检测并不能真正测出孩子的天赋。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人的天赋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如何决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办法给出准确解答。比如,智商与基因有密切关系,但智商是由成千上万的基因综合决定,从基因测序的角度看,很难检测出某个孩子的智商天赋。其实,早有权威专家对天赋基因检测表示反对:基因检测主要用于对疾病的研究,单凭一些所谓的数据预测我们用一生去珍视与挖掘的“天赋”,确实不靠谱。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的生活,这是好事。但天赋基因检测打着高科技噱头,被商家吹得天花乱坠,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找到培养孩子的“捷径”,可能会为之花钱交“智商税”。在一些电商平台,天赋基因检测业务每单价格400元到1万元不等,部分商家标注适检人群为0~12岁的儿童,有的声称可以邮寄到境外实验室检测,比照的数据库更庞大。天赋基因检测俨然成了商家牟取暴利的工具。
  对此,广大家长需要对天赋基因检测保持必要的科学理性。希望孩子将来有更好前途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可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确定培养孩子的方向与路径,未免太过草率,很不负责任。这不仅可能会违背孩子的本性,更会限制孩子的发展,让孩子失去自我寻觅人生的乐趣与磨练。更何况,天赋基因检测并无科学依据,切不可被商家牵着鼻子走。
  基因检测技术尽管发展迅猛,但人类对基因的认识仍是冰山一角,所以不宜夸大基因检测的实际功效,并要防止概念炒作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隐私泄露风险。对此,相关部门对市面上的各种基因检测,包括有没有涉及虚假宣传、基因信息的保存使用等,都需严格监管,该立规矩的立规矩,该设红线的设红线,该取缔的要取缔,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
  付彪/文王成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