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希望不再有人偷孩子
孙卓被拐案一审今天宣判,孙海洋和记者讲述心路历程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现场对话孙海洋。

  10月13日,孙卓、符建涛被拐一案将在深圳市南山区法院一审宣判。在宣判前夕,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赶至深圳,见到了孙卓生父孙海洋,孙海洋精神状态不错,也很忙碌,电话总响个不停,大多是寻亲家长或者是媒体打来的。10月12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也在现场与孙海洋进行了对话。
  关于寻亲——
  “最害怕过节,每家都在团圆的时候,我的孩子在哪里?”

  记者:寻子14年,这一路您走得很不容易,现在感觉好多了吧?
  孙海洋:这14年还不如让我去坐牢,至少没有那么痛苦。每次出去找孩子,都是在半夜回来,因为找不到,怕家里人失望,没法交代,他们也不会问我,但是我知道,他们对我是有希望的。特别是过年过节时,有时候,一句话说得不对,全家人就都沉默下来,不说话了,真的难受。现在踏实了,一家人在一起很开心。
  记者:寻子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孙海洋:最多时,一天接到40多个骗子的电话,但我对他们没有那么愤怒,明明知道对方是骗子,还愿意过去见他们,甚至半夜12点都去。因为有人给我打电话,我才觉得有希望,找孩子能够引起人们关注,证明广告有效果,三天不接到一个骗子电话,会感到绝望。
  记者:您现在是“寻子界的顶流”,平时是不是也有很多寻亲家庭来寻求您的帮助?
  孙海洋: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我的孩子找到了。看到那些还在找的家长太痛苦了,深深地理解,因为放又放不下,找又找不到。所以,我平时会跟他们走得很近,互相帮助。
  关于案子
  ——“希望法院重判重罚,严惩他们。”
  记者:接到法院通知开庭宣判电话时,您在做什么?
  孙海洋:接到电话时机很巧合,正好是10月9日晚上,孙卓是2007年10月9日晚上被拐走的,当晚7时42分,吴某龙用玩具小汽车、青芒果片,把他骗走。每年那晚我都会琢磨,当时就在想,吴某龙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把孙卓绑走的?是不是捂着口鼻,还是用药了?有没有打他?就这个时候,突然法院电话来了,说13号要宣判,很巧。
  记者:对于一审宣判,您有什么期待?
  孙海洋:希望法院重罚重判,严惩他们,别让这个案子成为一个不好的样板。如果结果和预期差距很大,会上诉。
  记者:您和律师一直在呼吁“拐骗和拐卖统一量刑”,为什么?
  孙海洋:是的。因为孩子是被强行绑走的,拐骗和拐卖对丢孩子的家庭造成的伤害是一模一样的,要统一量刑。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案子,推动法律的进步。
  记者:开庭半年来,您在等待宣判期间的心情如何?
  孙海洋:离4月7号首次开庭确实有半年了,但我很平静,我不慌,可能法庭调查的时间越长越好,会查实更多的证据,也许能查出不止偷走这两个孩子。吴某龙侄子在庭上都曾说过,吴某龙经常带孩子回去。
  记者:庭审时,两名被告人有没有道歉?
  孙海洋:没有。吴某光说,不关他的事,不知道是叔叔偷来的孩子,以为是私生子。吴某龙也狡辩,他被抓到时,面对监控,还不承认拐走了孙卓,是当庭才承认孙卓是他拐走的,但他不承认买卖,说自己是在做好事,是捡孩子,太坏了。这不是笑话吗?
  记者:孙卓会不会出庭旁听宣判?
  孙海洋:他不会出庭,一个是高考时间紧,一个是这些不好的东西,不想他听到、看到。吴某龙在庭上一直狡辩,一点歉意都没有,这么恶的人。
   关于未来
  ——“希望天下无拐,不要再有人贩子偷孩子。”

  记者:找到孩子后,您的生活、心理有什么改变?
  孙海洋:其实,最开始几天很不习惯,知道孙卓在家里吃饭、睡觉,很开心,但早上一起来,头脑还不太清醒时,一眼瞥见墙角那几万份寻人启事,怕得很。第二天、第三天都是这样,就把那些寻人启事赶紧丢掉。现在好了,感觉到是真实的了,就像做了一场梦。
  记者:对于未来生活,有什么规划?
  孙海洋:想案子快点结束,16年了,希望法院重判他,才算真正结束。之后,一家人健健康康,看着孩子们好好长大,还想把生意做得更好,尽我所能帮助那些还没有找到孩子的家长,回家团圆,希望天下无拐,不要再有人贩子偷孩子,这是家破人亡的天大的事。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殷志强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