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菜谱
□庐江杨琰
  有人说,生活像首诗,读起来荡气回肠;也有人说生活像部小说,看上去起伏跌宕。要我说生活其实像一本菜谱,百般滋味离不开细细品尝。
  一提菜谱,马上就暴露了我吃货的身份。但凡吃货,大都喜欢钻研美食,从食材的挑选到烹饪方法,无不津津乐道,甚至动起手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架势绝不逊色于五星酒店的大厨。然而我曾是个例外,很长时间都是个不会做菜的吃货。
  之所以有吃货的口福,是因为我的母亲是个能做一大桌各色菜肴的烹饪高手。从小到大,我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们的呵护,在父母面前,我幸福得像一只咂吧着嘴坐等投喂美食的小鸟。后来结婚成立小家庭了,借口工作忙,还是回妈妈家蹭饭。所以除了吃,从没想过要去认真地学一学做菜。这种饭来张口的幸福状态一直持续到我的小侄子出生,爸妈搬去了我弟弟家。
  离开父母,生活一下子全乱了套,除了工作,突然要面对繁琐的一日三餐,我手忙脚乱起来,不得不硬着头皮从零开始尝试着做饭。老公在家,我们这两只菜鸟还能互相商量着办;有时他没下班我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能天马行空,靠天收。可想而知,我做的饭菜,顶多只能填饱肚子。上幼儿园的女儿总盯着碗里的大杂烩问:啥时候能去舅舅家吃外婆做的饭呀?
  那段日子,老公整天忙着他的事业,孩子又小,作为单位科室负责人的我,工作压力加大,生活重担压肩。明明疲惫不堪却严重失眠。就这样,具体的生活,常常有了不具体的低落情绪,说不清,道不明,时时困扰人心。
  某个下午休假在家,窗外雨越下越大,翻看手机长长的通讯录,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拨打的号码。我在各个房间走来走去,却没有一个舒适的地方能安放自己无所适从的心。站在窗边看着窗玻璃上哗哗而下的雨,不经意间瞥到了不知什么时候买来的准备送给母亲的一本家常菜谱,崭新地放在窗台上,已经有了薄薄的灰尘。随手拿来,躺在沙发里翻看着,心,就那么一下子安静下来。
  彩色的书页里,一盘盘色泽鲜艳的菜肴,仿佛正冒着腾腾的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翻看到书中回锅肉的做法:先把五花肉洗净入水煮五分熟,捞出沥水切薄片,用热锅冷油下葱姜蒜炝锅,再把切好的五花肉入锅翻炒出油,依次放入青椒、胡萝卜和茭白片大火翻炒,加盐和少许鸡精,再用蚝油水淀粉勾芡出锅装盘。原来,一盘看似普通的回锅肉要这么多的工序才能完成,几片肉还须得两次入锅才完美。我忽然就明白了,一样的食材,正是因为烹饪者不一样的烹饪态度,才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口味,耐心烹炒会色香味俱全,厌烦对付就可能无法入口。
  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质量。
  我不禁想到了从艰难岁月一路走来饱经风霜的母亲,相比之下,我那些时常令自己灰心丧气的小挫折、小失落、甚至动辄浮躁就泛滥成灾的小小不如意是多么的庸人自扰、不值一提。当我在消极的海水中浮浮沉沉的时候,早已忘了天空那么蓝,风那样轻,花香浮动,星光灿烂,阳光依然期待着照亮每一个崭新的早晨,视若不见的我,是因为心已蒙尘。
  一本菜谱,让我看到母亲人生中那些从未言说的从容与坦然。拂去烟尘,她用对生活的热爱与敬意,把平凡普通的日子在一口锅里,烹炒出最美好的味道。
  我忽然就被感动了。
  我把这本菜谱放在厨房触手可及的地方,学着母亲的样子,现在的我烹炸煎炒样样拿手,终于可以做出一大桌不逊色于酒店大厨的菜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