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有网友称,因为内急在江苏昆山市千灯镇河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借用卫生间,被社区窗口工作人员骂。对此,千灯镇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当事人表达歉意,目前,已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社区负责人以及王某某、金某某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责令深刻检查,对王某某作出暂时停职处理,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作进一步处置。(10月19日大皖新闻)
俗话说,人有三急。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事,挡不住也控制不了。李女士在河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借用卫生间,事儿不大,问题也不难,但社区工作人员处理此事的粗暴方式,却超出人们的预料。李女士将此事发到网上,是发泄不满;网友的关注与气愤,则是对社区工作人员能否真正为群众服务的质疑。
身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该对“三急”十分理解,也应对群众需求有更多的思考。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是挂在墙上让群众赞美的口号,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该深刻领会自身工作与服务群众的关系,并在语言和行动中,事无巨细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服务。
也许有人觉得,河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管厕所的人与服务群众的人不是一类人。管厕所的人不想让中心以外的人使用厕所,并不影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服务群众。然而,看一个单位群体,既要看事,也要看人。河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个人的言行短板,必然拉低这个单位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把一件小事办砸了,必然影响这个群体形象。
群众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可以联想到的是,对群众借用卫生间的小事,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姿态和同理心,让群众十分为难并面临尴尬的结果,又怎么能让群众相信,在他们遇到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时,党群服务中心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
好在千灯镇反应及时,承诺将以此为戒,深刻反省,举一反三,让群众看到了希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最基层的窗口,与群众距离最近,对群众的冷暖和喜怒哀乐体会也最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服务得好,群众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很满意,上级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就很高,形象就很高大。不然,基层干部与群众离汤离水,政府也难与群众团结一心。
希望相关方面从中接受教训,对服务群众的部门进一步完善提醒、规范和奖惩措施,防止在为群众服务的小事上掉链子。当然,对素质较低、口碑较差的基层工作人员,除了要及时教育、补课,也要敢于动真格处理。 □卞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