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以色列总理说不会停火
联合国呼吁为加沙开放更多口岸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0月30日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不会停火。多方消息显示,以军当天从两个方向对加沙地带发起地面进攻,近几日已打击超过600个目标。与此同时,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持续发酵,联合国方面呼吁开放更多进入加沙地带的口岸,加沙目前的情况是“灾难中的灾难”。
  “继续扩大地面行动”
  内塔尼亚胡10月30日早些时候在战时内阁会议上说,以色列国防军“已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地面行动”。他稍后在外国记者会上说,现在如果停火就意味着以色列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投降,“这不会发生”。
  哈马斯10月7日自加沙地带对以色列境内军民目标发起突袭并扣押大量人员。以军随后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切断水、电、燃料等供应。从27日晚开始,以军加大空袭力度,同时扩大地面行动规模。
  多家媒体报道,以军10月30日从两个方向对加沙地带发起攻击,目标包括一条贯通南北的主要道路。以军当晚通报,一名被扣押女兵在以军地面行动中获救。通报没有披露更多行动细节。
  以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在一份声明中说,以军将继续扩大地面行动,“更多步兵、装甲部队和作战工程兵部队正在进入加沙,以继续在陆地、空中和海上全力协调行动”。
  哈马斯下属武装卡桑旅10月31日说,其武装人员当天凌晨在加沙地带南部与从“地面入侵”的以军交火,使用了机关枪及自制反坦克导弹。
  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说,其武装人员“击退”了以军坦克从东部向加沙城推进的企图,并在加沙地带北部与以军交火。这一组织称,“我们今天的任务除了战斗就是战斗”,现在不是停火的时候。
   以军地面攻势较缓
  一些军事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以军地面攻势推进速度与先前几周空袭相比较为缓慢,部分原因可能关联以方希望继续与哈马斯就释放被扣押人员展开谈判。
  哈马斯方面10月30日公布三名女性被扣押人员的录像,她们在视频中质问内塔尼亚胡为何没能保证所有在押人员获释。以色列方面随后确认三人身份,内塔尼亚胡谴责哈马斯方面发起“残忍的心理宣传”。
  多家媒体先前报道,由卡塔尔斡旋、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展开的谈判仍在持续,谈判目的旨在促成停火及被扣押人员获释。卡桑旅日前释放了两名被扣押的美国人、两名被扣押的以色列老年女性。
  哈马斯方面上周说,50名被扣押人员在以色列空袭中丧生。
   “灾难中的灾难”
  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地区紧急事务负责人里克·布伦南10月30日说,加沙地带的情况“是灾难中的灾难”,“卫生需求正在飙升,而我们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正在迅速下降”。联合国方面多次强调,加沙地带急需食物、干净的水和燃料。
  同一天,联合国负责援助事务的官员莉萨·道滕告诉联合国安理会,要想缓解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就必须有多个进入加沙的口岸”,而以色列方面控制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是唯一一个设备完善、能够迅速处理大量卡车过境的口岸。
  自10月21日以来,已有多辆装载人道援助物资的卡车从埃及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这一口岸是唯一不由以色列控制的加沙地带与外界的通道。然而,联合国方面多次警告,获准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远不能满足当地民众需求。
  多家媒体报道,由于以色列方面阻挠,拉法口岸埃及一侧运送物资的车队始终无法扩大规模。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0月30日发表声明说,以军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已造成8306人死亡、超过2.1万人受伤。目前加沙地带至少25家医院无法运营。加沙地带人口大约230万,已有超过100万人因新一轮冲突流离失所。以色列卫生部数据显示,本轮冲突已导致以方1400多人死亡。
  郑昊宁(新华社专特稿) 

   □国际观察
  以色列地面进攻加沙面临多重掣肘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对哈马斯展开猛烈报复,目标是彻底摧毁哈马斯或是把哈马斯赶出加沙地带。以色列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对加沙地带哈马斯武装展开全面地面进攻。然而由于被扣人员形成掣肘、巷战限制以军优势、舆论压力日益增加、战争外溢风险升高等原因,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攻势恐难顺利。
   多重因素令以方迟疑
  以色列10月25日夜派地面部队短暂进入加沙地带实施攻击,此后加大进攻力度。内塔尼亚胡10月28日宣布,随着以军更多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地带,对哈马斯的“第二阶段战争”已经开始。但他同时承认,对加沙地带的进攻将“漫长且困难”。
  以方此前早已做了大量军事准备,摆出一副要对加沙发动全面地面进攻的姿态,却迟迟没有实施。如今发动“第二阶段战争”的规模和强度也与外界预期的全面地面进攻有相当差距。分析人士指出,多重因素造成了以方的迟疑不决,同样也将影响以军未来的行动。
  首先是200余名以色列人和外国人被哈马斯扣押。部分被扣以色列人的家属10月28日要求与内塔尼亚胡会面,原因是他们担心以军的军事行动将危及亲人安全。而外国被扣人员也牵动着相关国家神经。英国《卫报》文章指出,目前以色列政府和军方正在被扣人员问题上面临巨大压力。
  以色列前国家安全顾问埃兰德认为,为了确保所有被扣人员获释,以色列的正确选择是做出两项让步:释放所有被关押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暂时推迟在加沙地带采取更具进攻性的行动。
  其次是火力和装备优势严重受限。以军若发动全面地面进攻,其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的优势将受到限制。地面上,以军很可能陷入同巴武装人员的巷战;在地下,哈马斯多年来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地道网,以军想攻下这些不熟悉的地道难度极大。
  第三,以色列面对的国际舆论压力越来越大。随着以方军事行动升级,加沙人道危机不断加深,即使是在支持以色列的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内部,声援巴勒斯坦、要求立即停火和解除封锁的呼声也在高涨,游行示威不断。以军一旦展开全面地面进攻,势必导致更多巴勒斯坦平民伤亡。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政治成本”将进一步加大。
  第四,加沙战事扩大可能导致冲突外溢,引发地区战争的风险也将大幅升高。以色列连日来在进攻加沙地带的同时,还同黎巴嫩真主党发生了交火。伊拉克等地发生了针对美军基地的零散袭击事件。伊朗此前也警告以色列,如果以军进入加沙发动地面进攻,地区局势将升级。以色列显然不希望多线作战,其主要支持者美国也不希望冲突外溢导致自己卷入,因此以方以“第二阶段战争”取代全面地面进攻,从而避免过度刺激潜在敌人。
  占领意图引国际担忧
  目前,以色列方面尚未就军事行动需要达成何种目标释放明确信号。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吉拉德·埃丹此前曾表示,以色列无意占领加沙,但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消灭哈马斯。但以色列外长埃利·科亨不久后在接受采访时说:“战争结束后,不仅哈马斯在加沙不复存在,而且加沙的领土也会减少。”
  媒体分析认为,科亨此番表态说明,以色列试图在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大型缓冲区,从而更好地保护以南部边境城镇,避免再遭突袭。这一表态引发了外界担忧。
  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报》认为,吞并加沙部分地区或建立缓冲区无疑会进一步激怒巴勒斯坦民众和阿拉伯世界,并可能使和平谈判进一步复杂化。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发表题为《以色列没有战后计划》的文章称,以色列目前只有军事计划,没有冲突之后如何重建加沙的计划。加沙民众不会接受以色列统治。如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战后管理问题,历史可能重演。
  美国《外交政策》专栏作家、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沃尔特说,在当前政治局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应当优先关注的是缓和局势、安抚双方的声明和行动。这场冲突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政治沟通而不是军事行动。  新华社记者辛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