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头部大V“前台实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然玉
  10月31日晚,微信、快手、抖音、微博、B站、小红书、百度等7家公司齐发公告,推动“自媒体”账号的实名信息展示工作。7家平台均要求粉丝量在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在个人账号资料页展示实名信息。值得注意的是,7月10日,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强化“自媒体”的资质认证展示。(11月2日《新安晚报》)
  头部自媒体账号前台实名制传闻已久,如今总算靴子落地。梳理7家平台的公告,应该说其具体的规则设计并未超出此前各方预期。由于严格限定了新规的适用范围,即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且粉丝量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所以这一新规对广大普通网友的影响微乎其微。
  顶流大V总量有限,而音量近乎无限。引导好这部分“关键少数”,必然衍生相应的乘数效应、杠杆效应,这合乎公平与效率原则,合乎“最小干预,最大效用”的治理文化。
  正所谓以点带面,推动头部大V前台实名,鼓励其真实表达、负责任发声,对于涵养社交媒介整体的健康生态,意义重大。
  头部大V前台实名,内在的指向无疑是剥离账号IP的虚掩,将之还原为一个更有温度、更坦诚相见的实体。这种变化,其来有自。一直以来,不少头部自媒体享有着如传统媒体一般的传播力、影响力,却得以免予履行诸如“以真面目示人”的最基本义务。顶流大V,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算是公众人物。而我们知道,传统公众人物是要让渡一部分隐私权的。与之相较,头部大V作为一类新式的公众人物,作为同样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名人,倘若连最基本的姓名都不愿意告诉公众,这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特别是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专业门槛高。这决定了只有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职业履历,此类头部大V才有基本的可靠性和公信力。严格区分“真大神”和“跳大神”,这是提高社交媒介专业领域信息素质的应然之举。不可否认的是,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些社交平台上,市井侃爷文化大行其道,装神弄鬼流行一时。不学无术者卖弄口舌、搬弄是非,如此这般,谣言谬论横行,真知灼见不彰,不仅搅得网络空间乌烟瘴气,部分网友更是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损失堪称惨重。
  头部大V,没有原罪,也不应有特权。新的游戏规则,会产生何种后果,终究要因人而异、因事而论。有名有姓有声量,姓名是信誉的担保、是最基本的背书。大浪淘沙,那些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坦坦荡荡而又理性平和的大V,才应该是社交平台上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