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2版)
教学研究越来越深入,不断领先显专业
“老年人特别适合吹葫芦丝,可以锻炼手、脑、眼、耳、舌的协调性。到老年大学任教以来,我发现学员们上课都很认真,学习态度非常端正,配合度很高,课后练习也很勤奋。”在合肥老年大学授课的张老师有着20年的葫芦丝教学经验,他表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给老年学员们上课他感到很愉悦、很享受。
而老年学员们对张老师的教学专业程度也赞不绝口:“张老师教学经验很丰富,教学有方,我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老师示范教学后,就很容易理解。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收获很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切实提高老年教育教研活动实效,提高教师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在借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以及兄弟省、市“说课”经验基础上,多次征询各方面建议,开展“说课”评课活动,形成了具有安徽特色的老年教育教研“模式”。
譬如,为强化教材建设,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组织的全国老年大学百门精品课程评选活动中,安徽老年大学申报的《声乐表演》等7门课程入选百门精品课程系列;合肥老年大学申报的《非洲手鼓》等4门课程获第九批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特色视频课程;芜湖老年大学申报的《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获第九批全国远程教育优秀微视频课程;濉溪县老年大学申报的《微信智慧助老》等3门课程获第九批全国远程教育特色微视频课程。为共同提高老年教育办学质量,分享老年教育办学成果,协会联合安徽老年教育研究院,在全省老年大学系统收录稿件315篇、97.6万字,由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百名校长谈老年教育》《百名教师谈教学体会》《百名学员谈老有所学》。
同时,我省还不断强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新时代安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与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老年大学校长高峰论坛暨第七次全国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征文活动,同时参与《中国老年大学示范校评价指南》《中国老年大学(学校)“游学养”》标准的制定、《老年教育中国模式研究》的编写……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氛围正在形成,并逐步指导老年教育实践,引领全省老年教育发展方向。
教育口碑越来越响亮,安徽特色显品牌
“以前没有时间做喜欢的事,现在给自己留点时间学喜欢的东西,弥补年少时的遗憾,也算是圆了唱歌、跳舞的梦想。”68岁的赵女士从小就喜欢文艺活动,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就是班上的文体委员,后来因为工作、家庭的原因,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从退休后,赵女士安排好家里的事务,到合肥老年大学报了名,这些年学习了走秀、合唱、朗诵等课程,老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现在的她心中有爱,眼里有光。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全力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新设、改建、扩容,合肥市今年计划初步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年教育体系,打造老年人“15分钟学习圈”。在滁州市定远县老年大学,83岁老人朱碧蓝正跟着老师,认真学习葫芦丝演奏。在这里,她不仅报名学习乐器,还在学习书法,老年大学已经成为她精神生活的加油站。
为了让老年人“学得了”“学得好”,安徽各地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用心用情用力办好这项民生实事。安庆、六安、滁州、马鞍山等地多渠道整合场地资源,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蚌埠、黄山、宣城聚焦“学得好”这一质量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各个领域聘请优秀教师到老年学校兼职任教,不断提升老年学校办学水平。
为老服务无止境。安徽省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不断提高全社会关注支持老年教育、参与举办老年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各类老年教育机构服务能力,是形成多部门推动、多形式办学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助力安徽各级老年大学办出特色、做成精品,努力争创全省乃至全国一流老年教育品牌。
近年来,安徽不断推进提质提标创建省级示范校工程,对县(区)以上(含县、区)老年大学和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制定不同标准,分层开展省级示范校创建评估验收。经过层层
申报和评估验收,授予安徽老年大学等74所学校为“2022年全省示范老年大学”。今年,乡镇(街道)老年学校省级示范校正在验收中。正是通过示范校的创建,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逐步实现“提高老年教育覆盖面,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终身教育权益”的目标。
新时代,新征程。安徽老年教育事业正迈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一条具有全面发展、公平发展、创新发展、优质发展、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的安徽老年教育之路正越走越顺畅,安徽老年教育这块特色品牌也越擦越亮。
当下,安徽省15000多所老年大学(学校)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牢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继续在强弱项、补短板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持续优化调整、革故鼎新,助力建设高质量的老年教育体系,让更多老年人在教育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新征程上推动全省老年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谱写新时代老年教育事业更加绚丽的华章。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袁星红
安徽省老年教育发展历史进程
初创启动阶段(1984年-1995年)
1984年安徽第一所老年大学在芜湖、合肥率先成立
1986年安徽老年大学成立
1990年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成立
普及提高阶段(1996年-2005年)
1996年我国颁布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001年《安徽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正式实效
自觉推动阶段(2006年-2015年)
2006年我国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
201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安徽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深化发展阶段(2016年-2018年底)
2016年国务院颁布《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2017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十三五”期间老龄教育发展实施意见》
蓬勃发展阶段(2019年至今)
202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2023年安徽省教育厅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