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演员靳东微博发文称收到数十位朋友发来的关于“假靳东事件”的报道信息。“假靳东”屡屡行骗得手也引发反思。心理专家表示,中老年人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有关,需要多关注其精神需求。
演员靳东发声
靳东在文中提及,“不禁想问这些年网络平台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生活、工作上的便利、信息沟通、交流上的方便、经济上的收入、资源共享,思维上的改变等等,好处多多,但带来的负面的问题呢?炮制流量、吸引眼球、真假难辨的碎片化信息,错综复杂满天飞的谣言,毫无实质内容的视频输出。艳俗内容,垄断行业等等,无人问津。”
靳东表示,网络平台带来许多负面问题,任何进步都不应以牺牲一个国家的优良品质、传统、根基为代价。这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问题,是起码要守住我们底线的问题,是一个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
此前,靳东以风度翩翩的熟男形象风靡。2022年热播的现实主义法治题材电视剧《底线》中,靳东曾饰演一个既严肃又风趣的基层法官:他在一桩桩案件中维护公平正义又不失温暖;和一群基层法院人以专业素养和高情商同老百姓沟通,接地气、办实事;同事之间志同道合又免不了“斗嘴”“拆台”。如此兼具正义和烟火气的法官,又一时间颇圈粉。
“假靳东”骗局
影视形象深入人心的同时,却令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10月27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王某等人提起公诉,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自2022年5月至今年6月间,共诈骗张阿姨等多名被害人30余万元。
据了解,张阿姨是演员靳东的忠实粉丝,闲暇之余喜欢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有关靳东的照片或视频。2021年10月,张阿姨被拉入了一个名为“靳东明星”的粉丝群。
从2022年2月开始,张阿姨就在群里不断给一个名字为“靳东”的用户充值打赏,不久后,“靳东”以谈恋爱的名义加上张阿姨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对方发了很多含有“我会娶你”“我想你了”等字眼的信息,而张阿姨也在对方的一声声甜言蜜语中逐渐沦陷,直到案发,张阿姨都不相信对方是骗子。
经查,这个诈骗团伙竟由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9名女子组成。她们通常不会在聊天中直接承认自己是明星,而是在只言片语中让对方相信自己就是明星本人。除了话术,业务员还会从网上下载一些男性的语音条,以此坐实自己的男性身份。
近年来,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需要陪伴、认知较弱等特点,将罪恶之手伸入“夕阳圈”诈骗。假“靳东”诈骗案中的案例也已经不是首次发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思政高级讲师韩宁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求知欲也会降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水平也会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会出现被骗的事情。其实老年人不只被“假靳东”骗,可能其他人也会骗到老年人。就“假靳东”事件而言,在规范网络平台的同时,也需要多关注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综合《扬子晚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