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
意见箱对着摄像头,不宜简单“道歉”了事
  近日,广西南宁一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一则视频显示:本应用来搭建“连心桥”的“书记、院长信箱”,却被摄像头照着。该视频引发不少网友关注,部分网民提出质疑——摄像头照着,怎么保护投信者隐私?11月12日,广西大学发布通报称,该校已对设置在摄像头下的信箱进行彻底整改。(11月12日央广网)
  意见箱的设立本是一项有益于工作的举措,它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意见表达、监督举报的渠道。通过征求意见和建议,相关单位可以改进工作方式,约束权力实施,实现民主监督。据报道,该书记、院长信箱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师生员工提出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困难。然而,意见箱对面设置摄像头,使投信者隐私暴露,无疑逾越了信息保密的底线。
  逃避监督也好,工作失误也罢,一边设立意见箱,一边安装摄像头监视,这种安排无疑是不合理的,在客观上造成了“举报被监控”的事实。此外,涉事高校需要深刻反思的是,这样的问题缘何热心人士能发现,自身却迟迟未察觉?为何非等舆论热议才幡然醒悟?
  就目前来看,整改是在媒体介入后的被动作为,往小了说,至少说明在安装意见箱时,相关单位没有考虑周全,也起不到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的作用,其效果可想而知。往大了说,导致监督的对象变成了群众,不仅妨碍相关督导工作正常开展,也导致群众担心自己被摄像头拍到遭打击报复,不敢通过信箱反映问题,使监督走向错位。
  事实上,中纪委曾明确表示,为保证举报人的安全,意见箱附近不得安装摄像头。涉事高校依旧如此设置,已然说明对意见征集工作不够重视,有走形式之嫌。对于这样的消极后果,恐怕不宜简单“道歉”了事,还需相关单位举一反三,进一步对收集群众意见工作加以改进。
  其实,这件事处理起来并不难,无论哪个安装在先,只要稍加用心,都可以让监控和举报箱两个互相冲突的设备各安其所。比如设置信箱时,把各种有可能妨碍干扰监督的因素都清除掉,让意见箱脱离各种摄像头监控;开辟更多监督渠道,从方便师生员工投信和加强对投信者隐私保护的角度予以考虑,鼓励民众通过线上无记名的手段反映问题和意见,严防对投信者打击报复。
  为民服务无小事,对待意见箱的态度,实则就是对待民意的态度。换言之,意见箱越安全,监督越方便,就说明有关单位越开明、越自信,而民众就越有信心、希望和力量。只有在确保投信者隐私受到保护的前提下,意见箱才能物尽其用,为相关单位改进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希望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相关单位引以为戒,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重视民意表达,自觉接受监督。孔德淇/文王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