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南京的闫女士反映,2022年8月,她花1.8万多元在寺库APP上购买了4件衣服,如今一年多过去,对方既不发货,也不给她退款。记者注意到,有多名消费者称,在该平台购物时遇到过类似情况。(11月18日极目新闻)
闫女士在寺库APP上购买奢侈品的选择应予以尊重,同时,不妨对商家的行为进行相应剖析和讨论。
可以肯定的是,寺库的行为存在明显违约和侵权。按照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寺库不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包括退款和赔偿消费者损失等。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寺库未按约定或交易习惯及时履行退货、换货、修理等义务,又未按时退款,构成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
闫女士与寺库多次交涉,客服不说不退款,却一直拖,一年多过去,退款还没完成审核,违背常理。寺库既不发货也不退款,涉嫌诈骗。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民事纠纷上升为刑事犯罪,违法性质的变化,有助于看清案件本质,也提醒相关方面及时介入,从速从严查处。当然,消费者应擦亮眼睛,增强维权意识,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及时咨询起诉,不要傻傻地等待商家良心发现,以免一而再、再而三地落入商家圈套。监管部门要引导商家诚信经营,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自设规则又无视消费者正当权益的商家或平台,要动真碰硬,为广大消费者积极营造安全、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卞广春/文陶小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