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明星为缅北电诈成员庆生的视频在网上掀起广泛讨论和争议。随后,涉事明星杜旭东和曹查理相继发布道歉视频。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明星录制祝福视频的商业化现象以及明星的责任与风险的思考。(11月19日南方日报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不少中小企业、微商将邀请明星录制祝福视频作为宣传推广手段,一些个人在婚宴、生日宴等私人场合上也会播放同类视频助兴。有些明星是出于情面录制这类视频,但不乏专人在市场上出售此类视频。公开报道称,明星录祝福视频早已成为一个产业,收费价格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现实中,明星录制这类视频时很少会核实被祝福者的具体身份,也无法把握被祝福者的真实背景。对于被祝福者是谁、祝福内容为何,很多明星不会过多留意。这也给别有用心者利用视频从事非法勾当留下口子,不仅误导了公众,也给明星本人造成潜在的法律风险。回到上述事件中,打击电诈已成为全民共识,电诈团伙成为所有人抵制的对象。明星为其录制祝福视频,无论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失,都明显不妥。
有人认为,明星录制祝福视频,只是普通的民事交易。由于其并未产生实际的法益侵害,因此未触犯刑法及相关法律。但事实上,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明星在录制视频时知晓被祝福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且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可能会被认定为共犯或从犯,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在上述事件中,有明星在祝福视频中明确提及“苍胜科技总经理”,这一点可能为支持起诉主张提供证据。
明星录制祝福视频的商业活动看似轻松,但实际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社会隐患。作为公众人物,明星以自身信誉为他人背书,即使只是很短的视频,也足以对公众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他们不能以一句轻飘飘的“不知情”来推卸责任。明星们可以追求经济利益,但将知名度和影响力变现不能毫无底线,更不能逾越法律红线,避免因一时的利益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事实上,明星录制祝福视频赚钱,在某种意义上已具备了广告代言的属性,屡屡“翻车”将严重破坏市场秩序、污染社会风气,亟待切实整治。立法部门不妨通过法律法规,进一步厘清祝福视频的性质并加以规范约束。这既是为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也是给明星压实法律责任。
这一事件也提醒明星,在商业活动中需小心谨慎,强化自我约束,规范自身行为,特别是在涉及个人背书和推广的情况下。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行为和言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录制祝福视频时应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履行必要的审核义务,仔细核实被祝福者的身份和背景,确保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商业活动是艺人们多元化发展和利用自身影响力获利的一种方式。明星艺人拍摄祝福视频本无可非议,哪怕是为了赚取额外的收入,但应该保持警惕并爱惜羽毛,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不可唯利是图,避免在祝福视频中传递虚假信息或涉及敏感话题,以免对观众产生误导或引发争议。只有这样,明星艺人的商业活动,才能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