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街谈巷议】
再现“不便接待记者”,旅游整改到位否?
  据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官方微博@百姓关注消息,11月25日,市民苏女士反映云南旅游整改近半年后再现“不方便接待记者”。据苏女士介绍,她在向飞猪平台“菠萝很忙旅游旗舰店”客服人员做行前咨询时,被告知不方便接待记者。
  根据苏女士提供的对话截图显示,不方便接待记者的相关字样被写入了旅行社的预定须知。当记者向该旅行社客服求证时,对方表示此举是为避免给景区内的推销人员带来困扰。这样的事情并非首例。今年7月,新闻从业者李先生(化姓)表示,自己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团购了一单云南游,在与平台工作人员沟通出行事宜时,多问了一句有记者证是否有优惠,没想到对方马上来电核实自己的身份,确认后建议李先生不要跟团了。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强烈关注,也遭到媒体的口诛笔伐。
  然而时隔几个月,云南又曝出“不便接待记者”,看来相关整改并不到位。
  毫无疑问,不接待记者到景区旅游,是歧视行为,也是砸自己招牌的行为,更涉嫌违反相关法规。实际上,无论是记者还是律师,由于职业特点,对很多行业规则大都熟稔于心,而一旦被侵权,就有可能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如果这样的从业者跟团旅游,旅行社一定会有所忌惮。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旅行社依法依规经营,还用担心某些职业人员参团吗?显而易见,旅行社不接待记者参团,就是因为自己并没有守法经营,因此才“心虚”,以至于把记者挡在跟团游大门外。不过,这种方式绝非长久之计,只要旅行社敢“玩猫腻”,就算没有记者参团,总会碰到“硬茬”游客,到时必将为不法行为付出代价。
  云南旅游近年来曝出的问题不算少,且云南相关部门一直态度明确,对此始终保持严厉整治的高压态势。可整改几个月,“防记者到此一游”现象仍存在,实在令人费解。希望云南相关部门再次刀刃向内,严查此事,给公众一个交代,真正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