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雪瀑瀑布就像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一提起她,我总是坠入深深的记忆之中……
我曾经两次去过披雪瀑瀑布游览。春暖花开时节,正是万物复苏、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际,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荣。记得还是在桐中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和同窗好友相约一起去观赏迷人的披雪瀑瀑布,那时我们都称她为“大石板瀑布”。披雪瀑瀑布因为气势磅礴、风光旖旎、历史悠久而声名远播,特别是因桐城派大家姚鼐的精美散文《观披雪瀑记》一时名声大噪,姚鼐先生形象地誉此瀑为“吾邑之奇”,它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镶嵌在桐城西北边陲。
癸卯年金秋的一个周末,秋雨绵绵的日子,我和好友们第三次来到披雪瀑瀑布游览,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出发了。昔日杂草丛生的沙石路代之以仿佛玉带一样的水泥路,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们溯流而上,那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各种各样别具一格像莲花瓣一般的石头,很快映入眼帘。山上也分布有形态各异的崖石、大大小小的树木,妙趣横生。小溪中还有许多鱼儿在自由欢快地游憩,看得出,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们是在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
我们继续沿着台阶往上攀爬,秋天的雨水真是绵绵不绝,但这些丝毫没有打扰我们观赏披雪瀑美景的兴趣。由远及近慢慢步入披雪瀑瀑布附近,忽然只见“复又卷起千堆雪,翻涌腾空,飞珠溅玉,随风扬起层层薄雾,弥漫于河流之上”的意境跃然面前,这是何等的雄壮,何等的壮观,何等的气魄!极目望去,虽然已到金秋时节,披雪瀑瀑布两岸嶙峋的石壁上,仍然挂满了郁郁葱葱的水草,被龙眠山甜甜的雨水淋漓湿透的青绿树木,洋洋洒洒的苍翠竹林,洁白无暇的大瀑布,在雨蒙蒙的天空下面勾勒出一幅秀美壮丽的山河图,我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是大自然赐予大美桐城的一幅美丽景观!难怪同行的桐城二中的刘老师情不自禁地要在清新的河水中反复清洗,原来兴致盎然的刘老师是要把披雪瀑的美景实实在在地带回去,留在家中,藏在心里,这令人感动不已……
当雨势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恰好又在台阶旁的一间亭子里幸运躲过,一路行来,有雨中的情趣而无淋漓之苦,尽情呼吸着天然氧吧无偿送给我们的新鲜空气,庆幸自己的运气好,在大山深处收到了这么意味深长的礼物,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雨中的烦扰、旅途的劳累顷刻间全部烟消云散了,幸福感满满的!
披雪瀑瀑布不仅有着“前瀑壮观后瀑险,披龙狭长景色奇”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同样绚丽多彩。明人林胤泸《披雪瀑春游》中写道:“绝嶂千峰合,清溪一径通。听泉来石上,看竹到山中。瀑布晴飞雪,桃花带晚风。前村归路远,明月影朦胧。”正如清道光年间《桐城续修县志》云:“披雪瀑雨后飞泻,游人前往观赏,多有题咏”。不远处一处夺人眼球的巨石上,就是《观披雪瀑记》中所说的三十六字北宋石刻,这是披雪瀑最早的摩崖石刻了,这样的石刻让披雪瀑大放光彩……
山如果没有了水的衬托,就像人没有了眼睛一样,似乎缺少了一种灵性。龙眠山是一座奇山,赋予了姚鼐等一大批桐城派大家才智和灵气,并依托披雪瀑瀑布得以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龙眠山孕育的披雪瀑瀑布更是奇景。从披雪瀑瀑布走出来后,看到同行的好友还在不停地拍照,我也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染了,以至于离开披雪瀑瀑布已经很远了,心中一直意犹未尽,频频向披雪瀑瀑布眺望着。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不同的风景。雨中攀爬披雪瀑,绵绵不绝的秋雨、绿意浓浓的森林、巧夺天工的石头、变幻莫测的溪水给人这样的启示:以披雪瀑为新的起点,不管朝哪个方向出发,你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不一样的意境,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