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6日闪电访问阿联酋和沙特两国,分别与两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讨论石油政策、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等问题。7日,普京还将在莫斯科接待来访的伊朗总统莱希。《华尔街日报》称,这可能会在美国和其海湾盟友之间“打入楔子”。俄《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说,克里姆林宫已准备好“集中开火”,普京似乎打算创造外交活动的新纪录。
俄总统助理毫不掩饰喜悦
据报道,普京上一次访问沙特和阿联酋是在2019年。《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称,过去3年来,普京明显减少了外交出访活动。
“普京似乎已决定结束这种情况。”报道称,普京4日出席新到任驻俄大使递交国书活动时表示,无论任何人如何希望,莫斯科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只会增加。第二天,克里姆林宫宣布普京将在一天半完成两次出访和一次接待来访。《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称,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在记者面前毫不掩饰喜悦之情,并称“我们正在集中开火,这非常重要,也非常具有意义”。
塔斯社称,当地时间6日下午,普京的车队驶入阿联酋总统府时,数架战机从空中掠过,从机尾拖出的白蓝红彩色喷雾在天空中组成了俄罗斯国旗的图案。俄新社称,普京在与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会谈时表示,俄罗斯与阿联酋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阿联酋是阿拉伯世界中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国。普京还邀请阿联酋总统出席2024年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今年8月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6日晚些时候,普京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与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举行会谈。
俄罗斯商业咨询通讯社称,陪同普京此次出访的是一个由政府高层和企业代表组成的重量级团队。
美国CNBC网站称,沙特和阿联酋都是俄罗斯的重要贸易伙伴,并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拒绝采取西方主导的对俄制裁措施。
美媒称事态有利于普京
美国媒体紧盯普京此次出访。《华尔街日报》称,国际刑事法院今年3月发布针对俄总统的逮捕令后,普京减少了出国访问,缺席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国际活动。不过沙特和阿联酋分析人士表示,对普京来说,沙特和阿联酋都是安全的旅行目的地,因为两国都没有签署国际刑事法院的《罗马规约》。更重要的是,对俄罗斯来说,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报道称,阿联酋依赖于美国作为其主要安全伙伴,但其欢迎普京的“盛大场面”突显了阿联酋与俄罗斯广泛的商业关系,自西方对莫斯科实施制裁以来,这种关系已经爆炸式增长。
彭博社称,沙特和阿联酋是主要能源出口国,也是美国的长期伙伴,两国铺设红地毯欢迎普京的来访,显示它们与莫斯科建立关系的意愿。“这也标志着事态似乎正在向有利于普京的方向发展。”报道说,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及其盟国一直试图通过制裁来遏制俄罗斯,并投入数千亿美元的军事和财政援助支持乌克兰。“尽管如此,饱受战争困扰的俄罗斯经济仍在反弹,甚至受益于小麦丰收。”此外,俄外长拉夫罗夫上周受邀参加在北马其顿举行的有美国和欧洲国家参加的安全会议,“这是时代转变的一个迹象,一年前他被禁止参加这一会议”。法国24小时新闻电视台称,普京的“等待西方退出”战略似乎正在削弱“西方的决心”。
中东国家在玩“平衡术”
“普京此次访问将成为2023年底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今日俄罗斯”电视台6日称,一些中东国家此前一直处于美国的轨道上,现在他们奉行更独立的政策,并试图摆脱西方的监护。《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卢基扬诺夫特别提到,普京对阿联酋的访问非常重要,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后,阿联酋投资基金是少数没有冻结在俄活动的基金之一。
《华尔街日报》6日列举了美国对中东国家加强与俄关系的不满: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生产协调政策推翻了美国和沙特之间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以石油换安全”安排;而自西方对俄实施制裁以来,阿联酋已成为俄罗斯资金的中心。报道称,阿联酋顶住了来自美欧的压力,向莫斯科提供计算机芯片、电子元件和其他所谓的军民两用产品等商品,俄罗斯可能将这些产品用于军事目的。
报道同时称,对于海湾国家来说,接待普京来访是其“平衡外交”的一部分,旨在实现外交多元化,并从所有外国伙伴那里获取最大的利益。阿联酋著名政治学家阿卜杜勒哈利克·阿卜杜拉说,“阿联酋是每个人的朋友……阿联酋只是让自己变得人尽可交”。
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5日表示,如何解决巴以问题是普京此次出访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卡塔尔大学教授尼古拉·科扎诺夫表示,中东地区国家向美国发出了信号:该地区对美国在加沙局势上的立场存在很大的不满。但阿卜杜拉认为,俄罗斯领导人很大程度与中东事务并无关联,无法改变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进程。
普京的“一箭三雕”
目标之一:打破外交孤立。自去年俄乌冲突升级后,俄罗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主要来自美欧等国家。2023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又以涉嫌战争罪对普京发出逮捕令,使其出国访问变得更加复杂。
俄罗斯一位中东分析人士艾琳娜·苏波尼娜坦言,“这种出访的密度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了”。除了元首外交,不久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罕见赴北约参加欧安组织成员国外长会议,与欧洲多国代表同台亮相。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赵隆看来,这一连串动作,表明俄罗斯正在尝试性地加大外交突围的力度,拓展包括元首外交在内的各层级交流。更何况,普京这次访问的是美国在中东的两大盟友,没有硝烟的外交博弈凸显出美西方影响力以及以俄乌冲突为由制裁、孤立俄罗斯等行为的局限性。
目标之二:增强经济韧性。俄罗斯、沙特和阿联酋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它们都是石油输出国联盟“欧佩克+”的成员国。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2月5日表示,普京将在访问期间与上述国家领导人探讨石油市场问题,包括在“欧佩克+”框架内的协作。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也表示,普京这次的两个目的地,是中东地区比较富裕且有影响力的国家,在能源领域,俄罗斯希望借助“欧佩克+”机制,进一步与相关国家扩大合作,在经贸领域,俄罗斯也希望保持与沙特和阿联酋的经贸合作势头,特别是在工业、农业、数字经济等方面挖掘更大的合作空间。
目标之三:扩大地区影响力。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提前2天为莱希打前站,在莫斯科与俄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了会谈,就扩大两国互利经贸和投资合作,落实双方高层共识等交换了意见。
在孙壮志看来,俄罗斯与伊朗加强合作,对两国来说具有战略高度和意义,“一方面,俄罗斯与那些曾和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加强政治上的沟通和协调,扩大经贸关系,与此同时,也跟伊朗这些与美国关系比较僵的国家在战略层面加强互动,这有利于双方在遭美西方围堵的过程中,加强协调共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