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一袭光的温暖
□岳西方诗生
  山村的夜晚黑得早,半夜的山路更是黑得有些怵人。两束车灯的光,在淡淡的雾气中显得力量不足,照不了多远。汽车时快时慢地在山路上盘旋,灯光忽高忽低,我们周围除了隐隐约约的树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唯有一条狭窄的水泥路,引领着车子向前。
  小车在一个自然村的房前屋后绕来绕去。这几年,通村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门口,有些农户门前比村组路还要宽敞。
  由于今晚农民夜校开得迟,尽管车里有些颠簸,我和身边的两位同事仍昏昏沉沉地打着盹。驾驶员是第一次走这条通往县城的山路。由于已是半夜,我们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选择抄这条近路早点回家。听村里的老乡说,走这条路用不了半小时可以到县城。可是,快半小时了,我们还没有看到一点亮光。
  驾驶员有些着急了:怎么转来转去,好像还在这个村庄。他的话惊醒了我们,我们睁开眼,看见了车外一闪而过的一幢幢房屋,但却不见有一丝灯光。车辆在房前屋后缓慢行驶,我们无法判断眼前的路通向何处。我们扒着前排座椅,倾身帮驾驶员辨认道路,但显然是徒劳的。我想,如果是白天,这座自然村一定不小。就在浑身冒冷汗时,我们终于发现前方有一扇窗户亮着光。不知是红色的灯光,还是红色的窗帘,总算看到了一线光明。驾驶员把车子开到窗户前,下了车,他轻轻地敲着玻璃说:对不起,我们迷路了,想问下回县城的路怎么走。
  许是话语中有地道的家乡口音,几秒钟后,传出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你们掉头往回走,遇到路始终靠右就行了。
  驾驶员道声谢后,发动车子,我们按“大姐”的提示,不到十分钟就看到了山下县城一排排的路灯和从高楼大厦里透射出的亮光。我们庆幸,今夜是那扇窗户里的一盏灯,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在山村,过去走夜路,从一束火把衍变成一盏马灯,再由手提马灯改为一只轻巧的手电筒,现在更好,用手机就可照明。
  只是用人工照明的地方越来越少了,村头路口都竖起了路灯。我的一位亲戚住在城郊接合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后,26户村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资安装太阳能路灯。灯亮后,他们开心地笑了。
  在我逗留过的一个小山村,一户吴姓老农单门独户住在一处岔路口。门前是村里修通的主干道,屋边有一条小路,沿院墙通向屋后3户人家。每天夜里,他家院门头上的一盏灯会一直亮到天明。妻子开始有些责怪,而老吴说:这盏灯既给自己壮胆,也给走夜路的人提供方便,不是好事一桩么?
  现在,城里人在五颜六色的灯光陪伴下,成群结队散步健身,跳广场舞、交谊舞,享受着灯光下的乐趣。
  而在山村,年轻的姑娘小伙在路灯下,三三两两结伴漫步。在村头广场、乡村舞台,那明亮的灯光下,黄梅戏和广场舞乐曲交织在一起,让山村沸腾起来了。
  在深山村,有一袭光存在,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