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与朋友一道去外地出差,本来三两天就能赶回,不料朋友重感冒头晕脑涨,打了吊针,耽误了几天才返回。从高铁上下来,刚坐上出租车,朋友就对我说:“马上就要到家了,我还有一项任务没有完成。”我问啥任务,他笑道:“这几天一直在外,现在回来了,我要先到父母那里,把自己送去给他们看看。”见我有些不解,他解释道:“我和父母不住在一起,不过他们住的地方离我家只有二三华里,现如今他俩生活不愁吃不缺穿,就是年事已高,住在楼上行动不太不便,我们做儿女的,唯一能尽的孝道就是,常把自己送去给他们看看。”
说得多好啊!其实,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抚养成人,长大了的儿女翅膀硬了便飞走了,有了自己的小家,然后也为人父为人母,忙工作忙生活忙着拉扯孩子,整天就像陀螺,围着自家的小家庭转,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光。眼见自己的父母日益年迈,回家帮父母打理打理生活的念头也常被各种事务野蛮掐断。做父母的也很理解儿女的不易,他们虽然年事已高,出行不太方便,但对儿女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只是时间久了,就想看上儿女一眼。如果彼此住得不算远,做儿女的,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常把自己送去给他们看看。他们不稀罕儿女大包小包捎这带那,送上门的你或许就是父母最看重的礼物,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后悔莫及。
常把自己送给父母看看。我记住了朋友的话,只是懂得了这句话的深意已经偏迟。我的父亲多年前就已离开人世,那时,我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孩子,总以为父亲是一座山,有着坚挺的腰板,有着使不完的力气,能够扛起所有的重担,想不到一场大病就轻而易举地夺去了他的生命,让我这个做儿子的无法尽到一丁点儿的孝心。后来,我到了城里工作,逢年过节回去看望住在乡下的母亲,总觉得她的眼神里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好在后来母亲也搬到了城里,与我住处相距不远。自此,每天下班之后,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拐进母亲住的那条街巷,把自己送去给她看看。每每走进那条小巷,我都能看到母亲正朝着我来的方向张望。来到母亲跟前,和母亲聊聊东聊聊西,母亲不时发出的笑声也让我忘却了身心的疲惫。子欲养,亲仍在。我打心眼里感到,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人到中年,父母尚在,这就是幸福。其实,幸福不关乎过去和未来,只关乎当下。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身后总有一棵大树可以依靠。逢年过节,带着爱人和孩子一下子拥到父母跟前,一大家子人说说笑笑,这是何等的幸福!
我的另一位朋友,孩子正上初中,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着做早餐、送孩子,双休日,还时常带上孩子去户外游玩。上班奔波虽累,但一有时间,他便喜欢和孩子泡在一起,他的妻子曾在一旁埋怨,他对妻子说:“孩子以后要读高中上大学,毕业后又要有自己的工作,满打满算,孩子在家里呆的时间只有六年多光景,六年弹指一挥间,孩子就要离开这个家,到那时,想看上一眼都不容易。”其实,孩子在身边读书的这几年,做父母的虽然辛苦些,但每天有孩子伴在左右,便是莫大的幸福!上了年纪的父母岂不是也有这种想法?他们也想时常看到自己的儿女,虽然儿女们已不再年轻。
只要我们简单地设想一下百年之后,就会惊悚。百年后,世界虽然更为美好,眼前的人却大都已化作云烟。生而为人,为人子为人女、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为人母,其生命充其量不过百年光景。活着活着,这三重身份就会逐渐减少。所以,无论你目前还拥有着哪几重身份,都别忘了珍视眼前的拥有。当你把自己送去给父母看看的同时,你也在乐享安康的父母给你带来的精神慰藉。
如若你的父母尚在,再忙再累,也别忘了常把自己送给父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