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档案>>>
马冬春:江淮名医、安徽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中国第五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系安徽省委保健委保健专家。
“我的肺结节有没有血管穿行?”“我可以做消融手术吗?”“磨玻璃结节就是肺癌吗?”……眼下是体检高峰期,体检报告上的“肺结节”成了不少人的“心结”。
于是,上网搜索各种“诊疗指南”,成了很多人体检后要做的第一件事。
对此,江淮名医、安徽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马冬春提醒,要多听医生建议,自学诊疗知识、一知半解更容易引发焦虑。
随访没明显变化并不意味着没事
“我是2021年体检时发现的肺结节,当时报告提示是11毫米。2022年看有所增大,最近又复查了一次。”53岁的付大哥(化名)在儿子陪伴下前来就诊。
接过患者带来的一大摞片子,马冬春开始仔细阅片,时而拿出红色记号笔进行标记。“你的肺结节变化不是很明显,但应该是早期肺癌,建议尽早处理。”
马冬春说,根据胸外科的专家共识和诊疗规范,高度怀疑性质不好的而且尺寸超过八毫米的肺结节建议尽早手术。
“比如这位患者的肺结节,虽然现在长得慢,但是一旦长起来容易转移扩散,出现脑转移、骨转移、肝脏转移等,一旦转移就不可控了。”马冬春说。
是否手术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肺结节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这是门诊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对此,马冬春表示,肺结节要不要手术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结节的大小、位置、形态、随访结果、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一些特殊因素。
首先是大小,原则上很小的结节不要开,四五毫米以下的可以随访观察。
其次,要看肺结节的位置,有的肺结节长在肺部边缘,胸腔镜局部切除就可以解决,但有的肺结节位置比较深,要做肺段或者肺叶切除,创伤比较大,部分磨玻璃结节可以先随访观察。
第三,要看结节的多少,有的性质不好的单发结节可以选择切除,但是多发结节手术要很慎重,除非到了非开不可的地步,考虑有进展了要及时开掉。
马冬春说,肺结节是否手术要根据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对于有肿瘤高发家族史或者本人有其他肿瘤病史的发现肺结节,如果高度怀疑是恶性的,处理要积极些。
有些良性肺结节也需要及时治疗
拿到体检报告,很多人会纠结肺结节的大小、性质。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就诊?
“体检发现肺结节的,都建议找专科医生进行判别。”马冬春强调,有的肺结节虽然是良性的,但是也需要及时治疗。比如炎性结节、结核性结节、真菌感染性结节等。
记者在诊室观察发现,一些患者对于自己的结节特别焦虑。
比如,有一位41岁的女性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医院复查随诊,经过判断,马冬春表示她的结节属于惰性结节,长得非常慢。“根据我们胸外科的专家共识,你这个结节,建议半年复查一次,如果不长大可以暂时不开。”
不过,也有一些需要及时手术,但对手术特别排斥的患者。对此,马冬春表示,是否手术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的患者思想负担较重,经过医生判断,当有些肺结节处于惰性状态时,可以进行随访观察,也有患者随访长达十几年。”
上网学“诊疗知识”会干扰正常治疗
马冬春表示,一些患者会上网查和病情相关的资料,甚至会查阅一些书籍、(诊疗)指南。
“有些患者对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甚至连乳头型、微乳头型等病理亚型都有了解,也会问到有没有脉管侵犯、胸膜侵犯、气腔播散、淋巴结转移等问题,甚至把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结果都搞得‘一清二楚’。”
在马冬春看来,患者短期内突击学习的医学知识,不系统、不全面,对肿瘤认识还是不到位的。
“似乎问了很多专业的话,实际上还是一知半解的,对治疗也有干扰。”马冬春表示,医生经过综合判断会给患者一个总的结论,比如病变到底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下一步如何处理等等,患者只需了解这些内容即可,网上内容看多了反而会增加心理负担。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