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昊接受聘书。(芜湖新闻综合广播视频截图)
本报讯 近日,位于芜湖的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举行了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多位该领域的行业专家受聘担任“客座教授”。其中,一张年轻的面孔引起关注,他便是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0级本科生郭昊。
12月15日晚,记者电话联系上郭昊。他向记者证实,他已经收到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客座教授”的聘书,聘用时间从2023年12月至止。据郭昊介绍,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芜湖一家本土企业共同成立了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中心,主要针对校内无人机相关专业师生进行无人机技术和应用的培训。郭昊负责的是无人机应用课程中的航拍和后期新媒体传播,他在该培训中心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不定期进行授课。
为何郭昊可以受聘为“客座教授”?原来他在航拍和短视频领域已经小有成就。郭昊在大学期间拍摄了大量反映校园生活和安徽大美风光的视频作品,多部作品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国家地理转载,全网累计播放量突破80亿。讲好安徽故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也让郭昊获得了“安徽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诸多荣誉。
一名在校大学生受聘为“客座教授”,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知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用对此太过惊讶,“客座教授”只是高校丰富教师队伍的一个方式。很多大学为了丰富师资,健全学校的课程体系,会聘请一些校外人员作为老师,给予“客座教授”的头衔,“其与大学里的教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应该客观理解与看待。”
在熊丙奇看来,一名大四的学生如果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并且有能力去给其他同学讲授相关的经验,就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但关键还是要看学校聘用“客座教授”后,如何建立起长期机制,在推进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低空产业是芜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成立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中心,正是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培养适应低空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通讯员朱晓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