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一个摄影师就好,文案、剪辑、发布都自己来。”接触短视频直播以来,来自河北廊坊的90后房产主播经纪人王影已在网上发布了486个短视频,带“老铁们”云看房、云选房。
当“经济”二字前加上“数字”的前缀,就业机会、就业群体甚至就业生态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下,被称为新职人的新职业从业者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无边的网络,他们将获得怎样的发展空间?
一块小屏带出五花八门新职业
“网络越来越发达,客户想了解的也越来越多。”王影介绍,她选择加入快手的线上探房队伍的原因是,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
王影粗略算了算,拍摄探房视频之前,她一个月能与二三十组客户建立联系,如今,这个数字翻了近十倍。随着客户成倍地增加,王影的团队也越来越庞大,除出镜讲解的房产主播经纪人外,摄影师、线下选房师等也成了探房团队的标配。
北京退休职工吴姐也在从事与“探”相关的工作。吴姐常在饭点前半小时按下录制按钮,到北京大街小巷的美食店尝鲜。
吴姐告诉记者,从第一次拿起手机拍探店视频,到自信地给网络另一端的同龄人推荐特色小店,只花了不到半年时间。
在吴姐的短视频中,她总是在饭点前进入北京的餐饮连锁店或特色小餐馆,用稍慢的语速介绍菜品和打折信息,并且根据不同年龄段用户的需求,推荐相应的菜品或小吃。
“我原本以为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也不像年轻人那么能说会道,对直播成绩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吴姐说,直到看到视频评论区有用户留言“催更”,身边还有朋友上门想搭伙儿直播,她才意识到,这份职业也能带来成就感。
以探店达人的身份再就业后,吴姐直播时拿过单场超8万元的成交额,也冲上过快手直播榜前20名,今年9月,她的直播成交额超过了20万元。
新职人首要看重的是实现自身价值
随着新职业不断涌现,不少“新职人”开始思考更长远的未来。实际上,大多数“新职人”是把新平台当作人生价值实现的试金石。
《短视频直播生态催生新职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报告》显示,从事短视频直播的用户对新职业价值的认知上,排在首位的是“实现个人价值”,接下来才是“获得可观收入”。
95后“好运”从事网络主播职业已有3年,播过的商品涉及美妆、护肤等品类。她告诉记者,不同品类的直播对应的时薪水平不一样,而主播很难“跨界”。她刚入行时主要针对美妆、护肤类产品进行直播,现在希望“跨”向时薪更高的本地生活类产品,但不太容易被品牌方录用。
“主播这一行比较‘耗人’。”“好运”解释,作为一个成熟的主播,需要随身备着润喉片,偶尔还要到医院做雾化。此外,在4-5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需要连续不断地讲解,“你不能只是在讲话,还需要代入情绪”。
家庭主妇魏欣干了两年多直播带岗主播。每到春节后的招聘旺季,她能帮助百来位应聘者找到工作。通过这份工作,她不仅能赚到企业的佣金,有了一份可观的收入,也从中切实感受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原来借助互联网我真的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魏欣认为,做网络主播需要“坚持”“有耐心”。她和很多人一样参加了“职业经纪人培训班”,但真的注册账号、拍摄作品并坚持直播超过两年的为数不多,她算是其中一个,“当时跟我们一起参加培训的有几千人,但目前我们这个团队留下的只有100多人”。
魏欣希望平台能够给予他们更成熟的方法论指导与相应的流量扶持,“我们起初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她表示,关于视频拍摄剪辑的技术、直播带岗的流程、主播的专业话术等方面,都还有优化的空间,此外,平台如果能对带岗内容有更多流量倾斜,他们也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为新职人打开更多成长空间
直播行业正受到求职者青睐。曙光一线公会负责人王曙光表示,在2023年应聘的新人主播中,有超过200位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与往年相比,比例有明显提升。谈及应聘理由,“上限高”“能锻炼自己”占了大多数。而大学生“学习能力快”“网感强”的特点,也让公会对这批“高学历苗子”的前景充满期待。
“政府、平台、个人三方联动,让短视频直播创作者所从事的新职业大有可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原党委书记陈李翔认为。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表示,经济转型中,新需求引导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市场,新职业开发新领域,新业态带动新就业。2019年以来发布的新职业中,很大一部分与数字化、智能化紧密关联。“列入国家职业目录的新职业,正在增加新生代劳动者的劳动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新技能劳动带来的快乐感。”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