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副教授李植发表多篇网帖,对北京大学进出校门需要刷脸才能通过闸机的方式进行“吐槽”,引发网友对于大学是否应该开放校园的讨论。部分网友认为,大学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人员的开放力度,让高校资源被更多人利用。但是也有人表示了对大学开放后,学校秩序、安全会受到影响的担心。
副教授吐槽“跨栏”进出校
从本月初开始,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在知乎上发表多篇帖子,表达对北京大学等高校应该进一步向社会开放校园,而不应该像现在一样用闸机将校园封闭起来的观点。随后,大学是否应该对社会开放这一话题引发很多网友讨论。
据李植介绍,北京大学现在进出校门要刷脸,但是他没有授权学校使用他的人脸识别信息,刷不了脸,进出学校需要门卫查验工作证后放行。因为查验工作证经常需要耗时十几秒,他往往直接跨过闸机栏杆就进去了,门卫大都认识他,一般不会拦截。但是最近一天入校时,保安在校园里追了他半天,跑步没追上,又骑了自行车来追。最后,以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证结束。而在出校时,又被门卫拦住要求刷脸,否则不能出校,最后他又是跨栏出校。
今年36岁的刘先生小时候就住在北京大学附近,他告诉记者,自己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北大校园是完全对外开放的,后来他搬家离开了北大附近。不久前,他想带读小学的孩子去北大校园里面看看,却发现很难预约进校。
大学校园开放度调查
以北京大学为例,根据北京大学校园预约参观规定,“一般情况下,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期间,开放校园参观。如遇校内重大活动、课程调整、极端天气等不宜开放的情况,暂停校园参观。”今年暑假期间,北京大学暑期预约参观在8月14日便结束,预约通道在8月6日便关闭了,暑期开放时间仅有1个多月。
清华大学从今年7月起,也恢复了校园预约参观,预约时段同样为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及“我校寒暑假”,同时,寒暑假期间每周一为校园休整日,不对外开放。记者注意到,这样的校园预约参观安排同样会因为一些事由被暂时取消。
记者注意到,除了可以进行个人参观预约外,北大和清华还开通了团体预约通道,需要符合资质的团体提前多日将材料发送到学校电子邮箱进行申请,所需资料包括盖章的单位办学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及申请函、参观人员名单、团队带队人信息等。
记者注意到,除了北大、清华外,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制定了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可预约参观校园的政策。
也有部分高校则长期开放预约参观,只要提前进行登记,无论是否属于假期,校外人员都可以进校参观。
12月18日,兰州大学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校外人员想要进出学校只需提前在“平安兰大”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实名认证,然后选择进入校园的时间、事由即可,但是一般需要提前一天进行预约。此外,已经从学校毕业的校外人员还可以申请校友卡,申请校友卡后不仅能够随时进出校园,还可以在食堂以和在校生同样的价格购买饭菜。
校外人员想要进入浙江大学各校区参观,只需要提前在支付宝平台上使用“浙大通”小程序进行预约。上海复旦大学同样只需要校外人员提前进行申请,即可进校参观,且不限于假期。
今年8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发布消息,称学校从今年8月28日起全面开放校园,入校不需要预约,且不限名额,参观人员只需要持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即可。
不过,哈尔滨工业大学参观须知也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限制,例如不能在校园内非法经营、兜售各类商品等,校园内还禁止遛狗、跳广场舞、噪音污染等干扰校园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的行为。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除了校园外,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博物馆、航天馆、哈工大中心等区域也免费对外开放。
高校校园是否应更开放
12月18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本身就不应该是和社会脱节的,大学需要从社会上汲取养分,而对于很多市民来说,进入大学参观、与大学接触的过程本身也是提升国民素养的过程,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很多人认为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不具备完全向社会开放校园的条件,这一点我个人是不认同的,毕竟还有那么多比清华北大更知名的世界名校,也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储朝晖表示,说到底还是管理理念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上其实并不存在困难,“很多大学管理者认为不开放校园,就把所谓的风险屏蔽在了校园之外,但实际上这么做的弊端是更多的,等于将大学和社会进行了某种割裂。”
对于校园开放后的安全问题,储朝晖认为,大学与中小学不同,大学生属于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更强,同时校园也可以通过引导和优化管理人员分布的方式来保证校园内的秩序和安全。“现在是法治社会,谁也不会说专门跑到校园内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反过来说,想做违法乱纪事情的人,他在哪里也都会做,和在校园内与否没有关系。”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绝大多数高校都建设在城市中,属于整个城市的一部分,而高校往往占地面积较大,从公共资源利用角度来说,高校开放校园更有利于促进城市的活力。“比如说,市民晚上去学校内散个步,或者去操场跑个步,本身也是一种促进学校和社会交流的过程,像很多国外的高校,本身连围墙都没有,就是和城市有机连接成一体的。”
此外胡刚认为,开放校园可以加强学校和社会思想上的连接,“大学本身就是一种公共资源,一些讲座、课程可以向普通人开放,这本身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不应该把大学封闭起来,这样也会造成大学和社会的脱节。”
胡刚表示,站在高校管理者的角度,校园封闭化管理当然是最能保证校园安全和秩序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大大浪费了高校应该发挥的社会价值,“所以这也更考验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在保证校园秩序的同时,发挥高校的作用。”据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