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美扩大北极主权要求?俄方:不可接受!
  美国近日单方面宣布扩大北极地区的主权要求引发俄罗斯不满。包括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副主席科萨切夫在内的俄方高级官员表示,美国此举缺乏国际法律依据,可能导致紧张局势加剧。
  据美国彭博社此前报道,美国国务院12月19日发布《扩展美国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公告》,称距离海岸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部分被称为“外大陆架”(ECS),美国在7个地区拥有ECS:北极、大西洋、白令海、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和墨西哥湾的两个地区,面积约为100万平方公里,约为加利福尼亚州的两倍。
  据美国国务院的解释,距离海岸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部分被称为“扩展大陆架”或ECS。ECS包括海床和底土,但不包括水柱。
  根据国际法,北极及其围绕的北冰洋海域不属于任何国家。加拿大、丹麦、挪威、俄罗斯、美国均对北冰洋的海底区域提出了主权诉求。这是因为那里蕴藏着相当于830亿吨标准燃料的资源,而其中的近80%集中在巴伦支海和喀拉海。在未探索过的大陆架区域发现新的大型油气产地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美国国务院指出,确定的边界“不会造成与俄罗斯的领土争端”,但需要与加拿大和日本协商解决。
  对于美国的举动,科萨切夫25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表示,对大陆架的任何要求都必须由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而美国尚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上述委员会正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立的。因此,美国在没有任何国际法律基础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意味着国际社会有权不承认其所谓的“新边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5日引述俄国家杜马北极委员会主席哈里托诺夫的话称,美国这种单方面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可能导致紧张局势加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美国此次提出主权要求的大陆架主要位于北极和白令海,该地区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价值”。那里蕴藏着相当于830亿吨标准燃料的资源,在未探索过的大陆架区域发现新的大型油气产地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彭博社称,华盛顿希望通过此举获得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矿产。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赵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单方面宣布扩大北极地区的主权要求有三大目的:一是不希望在北冰洋“蓝色圈地”运动中掉队;二是配合新版《北极地区国家战略》的实施。通过公布白令海和北极海域的外大陆架界限,增强美国的北极活动和维权依据,为北极外大陆架资源开发做好准备;三是美国可通过此举,展示其在不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条件下,也愿意遵循《公约》七十六条有关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规定和相关习惯国际法实践。
  不过,赵隆认为,美国的主张仍存在几方面短板。由于未批准《公约》,美国无法将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资料交由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其单方面权利主张就无法得到所谓的“国际背书”,也很难得到其他北极国家的承认。同时,即便委员会也只能从科学技术和法律依据方面进行审议,而无法处理划界争端。此外,美国的北极战略规划和目标落实之间的能力鸿沟依旧存在,仅通过此种立场宣誓难以弥补。
  □相关报道
  日本拟将大陆架延伸12万平方公里
  据日本《读卖新闻》12月23日报道,2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亲自挂帅的“综合海洋政策总部”会议上宣布,位于小笠原群岛父岛以东的大部分“小笠原海台海域”将被指定为日本大陆架,总面积约有12万平方公里。据称该海域海底有稀有金属,日本将可以在当地进行资源开发。
  岸田称与美国的协调取得进展,“将尽快完成国内手续,将相关区域纳入日本的延伸大陆架”。日本政府将着手修订相关条例。
  2012年联合国委员会批准日本延伸大陆架,日本政府基于此与美国协调了大约10年才取得进展。但关于“小笠原海台海域”部分地区的谈判尚未达成,日本将继续与美国进行磋商。综合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等